每個基地班都有一些東西可以學習
此篇就來記錄大家對學共的啟發及優點囉!
新圍基地班
新圍基地班每人的涉獵、背景、觀點不同,但不同的組合,總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超喜歡備課過程中夥伴一起腦力激盪,沒有預設的立場與策略,但教案設計總在夥伴的提點中,越來越清晰。
苡芳老師長期在低年級耕耘閱讀與品德教育的推廣外,在數學時鐘單元以龜兔賽跑讓學生區辨時與分針的差異;以口訣提點學生被乘數與乘數位置的重要,小撇步都讓我佩服不已!
逸潔老師對數位媒體新知的掌握與敏銳性,總能提供搭配教學的繪本與影片資源,今日建議融入電影新片[奇蹟男孩]的預告片當引起動機,不僅符應本次教學目標:尊重身心障礙者,還將教學結合在生活情境中,結合時事,這就是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
淑慧老師在社會領域的投入與實踐,不但設計了許多的學習單,還運用動態反思技巧:同步調查、讚美與說服等策略,讓課程更深化,學習更有趣。
口社夥伴瓊玉老師放學後,來到新圍備課,體驗了數學桌遊:法老密碼、就醬玩九九,並期待運用於數學乘法教學中。國語新詩的教學設計,參考溫美玉老師的課文解構方法,讓學生思考文句的順序,將文轉圖,學生專注聆聽,記錄句子,透過書寫課文句子,加深印象。
有夥伴的共備,教學生涯才能走得更穩、更長、更久...
東光基地班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1061218至學甲國小觀嘉琪老師的課
惠英把佩雅和怡汎以及我撿上車,最後再撿貞蓉上車,到達學甲時,正在開教師晨會,全校都很安靜,各班的寧靜度差不多,巧雯此時也從新營趕來了。在六乙班裡看得出來大家都在寫學習單,也有做一些別的事,但沒有什麼聲音傳出來。嘉琪老師開完會出來,簡單招呼我們,他準備一下,同學們也各自做自己的事,隨後下課十分鐘,熱鬧聲響起,有一群孩子玩起象棋,匆匆十分鐘,上課了,棋盤端正放在後面,大家坐定位,說完敬禮詞,也就開始上數學課,氣氛轉換的非常快。
(觀者:學生的書包放在後面,書本都在抽屜中,課桌椅附近十分乾淨沒有雜物,座位呈現4人小組對坐,共有6組)
這一節是這一單元的終章,嘉琪老師會帶大家檢討習作後,再拋出挑戰題。老師用字遣詞十分精簡,沒有多餘的話,態度十分誠懇,說明著我們正要做的事,拿出紅筆交換改,請仔細幫同學找出不對的地方,念題目,請同學說明解法,太小聲時請再說一次,不明白時,也請說明同學再次說明,同學說完,老師會帶著大家感謝說明同學。期間老師也會點不專心活可能不明白的學生說說自己的解法唷!
(觀者:氣氛十分沉靜,同學說錯時,大家的反應也是咦!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最後說明結果,或者就不同說法處,口頭說明,沒有動到筆說明,嘉琪老師後來說明,六乙班已經可以依靠耳朵,看著眼前的習作本去學習。)
最後是一題挑戰題,大部分同學能夠自己找到課本的類似題,也有同學透過幫助而能夠翻到這一頁,這一題挑戰題顯然十分有難度,大家看著這一題和課本的類題,試著解開,有一種無跡可尋的感覺,也有一種試試看的實作,最後老師選了四位同學上台寫,都是對的但速度有快有慢,最後老師請小朋友只能選一位同學上台說明,結果大部分的同學選擇最簡明答案的那位女生上台說明,說明中這位女生又一時緊張糊塗了,透過一位男生的幫忙,想起來應該是怎麼一回事完成說明,說明時因為太小聲加上下課了有吵雜,而聽不清楚要求再講一次。
(觀者:學習的小朋友必須常常處在動腦做決定的狀態,最後,因為求知慾,後排同學還要求這位女生再大聲一點說明。而這名女生之前是十分害羞的孩子,也因為嘉琪老師的教法,打開了說數學的能力,巧雯老師十分羨慕她)
下一節課同學們去上科任課,我們就在六乙開始議課和討論,剛才我的好友雯娣和另外兩位老師來觀課,現在要謝謝巧雯的好友嘉雯老師提供咖啡,嘉琪老師自備蛋糕,校長來給我們加油打氣,教務主任送上奶茶,天呀!這麼溫馨的校園,彼持互相支持成長。最有感受力的惠英一開始就向嘉琪老師討教,如何能夠這麼平穩優雅,沒有一絲煙火味兒的說話平順,同學們也展現出專心學習和溫柔互助的課室風景,嘉琪老師表示這樣的學習至少要有兩個月以上的鍛鍊,而生活中的尊重和溫柔互助則是一直一直的示範和互助。至於進行三星挑戰題時,會請寫錯的,不同解法的學生上去寫和說明,讓我們感謝錯誤的提醒,和正確的解惑。
巧雯也提問了數學習作的用法,嘉琪老師說可以讓學生當成回家功課,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互改,檢討並加深印象,有錯的同學也會在課後訂正好,交給老師看過。佩雅覺得轉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該班,並且也學會溫柔互助,幫助同組另一位提示線索,嘉琪老師的班級經營了得。
離開學甲後,怡汎提議去看場免費的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再回來」,很感動,老師的初心,從0.01的努力開始。回程又引爆話題,數學挑戰題的目的是引發個人思考,所以嘉琪老師才會說先翻課本先自己思考,真的不懂再請教同學,在低年級的部分實施時,若共用同題一張紙已經引起部分同學的惰性不思考,就是考慮把題目分開的時候,因為我們的首要目標還是自己對數學的思考。
另外就是嘉琪老師一直帶領同學們說謝謝,我們之後才請教老師,嘉琪老師回說「我們班的獎勵幾乎都是口頭的,除了讓學生養成感謝別人的分享和付出之外,也是肯定別人和自己的價值,這是尊重的一種表現,希望他們能將這個習慣融入生活中」。
感謝嘉琪老師,感謝今天所有出場的每一種角色的人,因為大家在這時空的相會相聚,共同學習,讓我們又往教師專業前進了一些,而且是快樂喜悅的。
大灣國小林虹均老師實踐分享
1061214
因為虹均老師遇到教學與班級經營上的困擾,請她先錄製一堂課,利用兩個小時與她討論影片課堂內容,以進行修正理解。
1061215
主任,今天我重新排了座位,重新跟孩子說音量調整(1~4格,並自己示範),現在開始大家一起培養氣質,我自己也是調整音頻(從錄影知道,自己的音頻偏高,這樣會讓孩子的心較浮),調整之後,感覺教室的氛圍沈穩很多,孩子也跟著沈穩下來。
即使是下課時間,孩子之間的談話、玩鬧有時候不免提高音量,我會看著他們,做音量調整的姿勢(手指轉動),他們就會明白並調整音量。下課時間教室也不鬧哄哄的,真好!
重新按照男女生分開抽撲克牌花色,雖然孩子不喜歡男生女生坐,但我跟大家說我們一起學習共好,他們也都能接受。換完位置就變沈穩了,午休就安安靜靜的,好神奇。
1061218
真的很神奇!
男女交叉坐真的能讓孩子互相學習。
今天上國語課,請學生自己讀,然後我問問題,讓他們先自己思考,再小組分享;天啊,我看到期待好久的畫面,他們自然而然四人小組到桌子中間討論起來,有人說話有人思考;我好感動。
之前他們不願意四人,原來是兩個兩個是同性別,玩鬧的共頻太接近。
而且,我有注意到學習不只是討論,還有個人的思考。所以孩子在異性中間,自然的沈穩下來,思考、分享、討論,很自然的構築共學的氛圍。
其實今天很感動。因為好久一直拉不回課堂的學生,當客人的學生,也因為課堂對話串連的引導,請他們「覆述、整合」其他學生的分享,安靜等待、夥伴支持,而願意主動舉手開口分享。
真的好感動!
剛開始我發現有人沒在學習(不停的畫課本),在個人閱讀思考、小組分享後有試著請他分享,等待了許久他還是安靜,全班也十分安靜等待,我沒有責備(要是以前就唸了,誰叫你剛才不閱讀、不聆聽),但後來我問他,你要先聽別人的想法再說說看?還是再等你一下?他說先請別人說,後來的幾題整合概念題,他竟然自己舉手要說說看。而且這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一個孩子身上。都漸漸回來了!
讓孩子回到課堂上的感覺好棒,我一定要繼續努力,理解陪伴支持他們。給機會,給夥伴。給支持,不放棄。
(感謝主任不放棄,一直支持我,推動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