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2-67
教學單元3 生物與環境
教學活動1 生物生長的環境
1-2台灣的自然環境
*共同課題
1.
請學生安靜的閱讀62-67頁的課文及圖片
2.
學生閱讀的同時,老師在黑板畫上5欄*8列的表格
3.
請學生看黑板並提問學生,為何老師畫這樣的表格,引導學生說出表格要填寫的內容及目的後。請學生照著黑板上的表格畫下來並填上如下的文字
分布
|
環境特徵
|
環境
|
生物
|
生物構造
|
4.
引導學生完成自己的表格,過程中老師組間巡視,個別指導有學習需要的學生,如果有學生完成了,請他在等待的過程,可以協助同學,也可以參考同組同學的作答。
5.
老師組間巡視指導時,指派一些學生上台完成表格的內容,台下學生與同組同學則互相分享自己的作答。
6.
等到每位同學都完成自己的作業後,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閱讀課文,從中提出關鍵字來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及比較七個環境之間的特色及異同處。
<>內的文字是課文中沒有的詞語、( )內的文字是描寫環境因子
<>內的文字是課文中沒有的詞語、( )內的文字是描寫環境因子
環境特徵及分布
|
台灣的自然環境
|
生物(生物構造/生存方式)
|
氣溫低、風力強、地表多碎石、土壤薄
|
高山
|
孕育許多稀有的生物
1.台灣長鬃山羊(蹄/抓住岩石表面,在險峻的山坡活動)
2.玉山圓柏(枝條/順著風向生長、適應強勁風力)
3.台灣水鹿(堅硬蹄甲/適應岩塊石礫崎嶇的山地)
4.玉山杜鵑(硬厚葉,具蠟質,葉緣反捲/抵擋低溫、減少水分蒸發
|
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的高山、
|
森林
隨海拔高度分為闊葉林、針葉林、闊針混合林
|
許多的高山讓森林組成多樣化
1.台灣鐵杉、冷杉等高山植物/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森林
2.蕨類、台灣獼猴、松鼠、鳥(黃山雀)/中低海拔森林
3.赤腹松鼠/平地到海拔3000公尺的山區
4.青蛇/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
|
溪流帶來大量泥沙與營養物質沉積、海水漲退潮的影響
|
河口溼地
|
特殊的環境
水筆仔/果實成熟留在母體等種子吸收母體養分長成胎生苗再掉下插入泥灘中長成新植株。
彈塗魚/潮濕皮膚幫助呼吸、強壯胸鰭推動身體在泥地上前進。
招潮蟹/棲息在紅樹林旁的泥灘地,退潮時出來活動覓食。
|
陽光充足、溫度適中
|
海洋
|
生物種類多、數量龐大、繽紛多樣海洋生態
1.鯨豚/東海岸瀕臨太平洋,水很深
2.珊瑚礁生物(藻類、海星、熱帶魚、蝦、蟹)/南部海岸溫度適中
|
物種名
|
特有描述
|
分布/物種描述
|
台灣欒樹
|
台灣特有種
|
二回羽狀複葉、蒴果
|
台灣百合
|
台灣特有種
|
海岸邊到3000公尺的高山
|
玉山薄雪草
|
台灣特有種
|
海拔3000公尺杉高岩壁岩屑區
|
南胡柳葉蔡
|
台灣特有種
|
珍稀植物、高海拔山區開闊岩屑及碎石坡的指標生物、冰河孓遺植物
|
台灣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
台灣特有亞種
|
僅存七家灣溪,國寶級珍稀魚種
|
台灣獼猴
|
台灣特有種
|
日行性群居在樹林中、雜食
|
黃裳鳳蝶
|
台灣特有亞種(保育)
|
棲地破壞馬兜鈴食草銳減,數量日漸棲少
|
台灣藍鵲
|
台灣特有種
|
棲息中低海拔闊葉林、群棲、雜食性
|
橙腹樹蛙
|
台灣特有種
|
棲息高大喬木上、生性隱密
|
食蛇龜
|
保育類動物
|
台灣唯一全陸棲的陸龜、唯一腹甲可閉合的箱龜
|
*挑戰課題
1.特有種生物的定義,為什麼強調(該地區)
2.保育類生物的定義是? 特有種生物包括保育類??還是保育類生物包括特有種生物??為什麼?
3.課本類提到的生物,能分辨它們是特有種?保育類?請查網路
P68-74
教學單元3 生物與環境
教學活動2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2-1人類活動改變自然環境
*共同課題
1.請學生安靜的閱讀68頁的課文及圖片
2.提問,近年來人類如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人口激增、活動頻繁、滿足生活所需、大規模開發土地),改變大自然原有的風貌
3.提問:
(1)砍伐森林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河川地採砂石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3)山坡地種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4)山坡地闢建水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4.總結:人類的活動改變自然環境的優缺點
2-2水汙染與防治
1.請學生安靜的閱讀69頁的課文及圖片
2.提問,生活中有那些水污染的情形(垃圾處理不當、工廠排放廢水、河邊畜牧養殖、農藥…)
3.知道那些防治水汙染的措施(汙水處理廠、水源保護區)
4.總結:水資源對生活的影響、如何愛惜水資源?
2-3空氣汙染與防治
1.請學生安靜的閱讀70-71頁的課文及圖片
2.提問,生活中有那些空氣污染的情形(燃燒稻草、汽機車排放廢氣、工廠排放濃煙、春季來自大陸的沙塵暴…)
3.知道那些防治空氣汙染的措施(定檢汽機車排氣、焚化爐廢氣處理後排放、騎乘電動車、多種植物…)
4.總結:空氣資源對生活的影響、如何維護空氣的品質?
2-4台灣的外來入侵種生物
1.請學生安靜的閱讀72-73頁的課文及圖片
2.提問,何謂外來入侵種生物
3.生活中有那些外來入侵種生物危害環境的例子
物種名
|
生態描述
|
危害
|
美國螯蝦
|
原產北美洲、性兇猛、繁殖強
|
對同水域的魚、蝦、蟹造成生存威脅、危害農作物生長
|
美洲紅火蟻
|
原產南美洲、性強悍、攻擊強
|
螫刺人畜、啃食農作物
|
白尾八哥
|
原產東南亞、性兇悍、繁衍迅速
|
台灣原生種八哥生存受威脅
|
銀合歡
|
原產中南美洲及太平洋,生命力強、分泌毒素讓其他生物無法活
|
危害台灣原始林的生存
|
銀膠菊
|
原產美國南部及中南美洲、分泌毒素抑制周圍植物生長,花粉有毒
|
危害田間作物、造成人體過敏不適、引發皮膚炎等…
|
布袋蓮
|
原生南美洲、繁殖強、當年引進做為觀賞用
|
覆蓋大範圍水域、阻塞水道、水質缺氧、影響水生生物生存
|
4.總結:外來入侵種生物使原生生物種類或數量減少、對生態、經濟、公共衛生等方面造成危害。要如何做來減少這方面對本土自然環境的破壞?
P74大總結:有哪些保育措施來保護我們的自然生態?
1.保育瀕臨絕種的生物
2.舉辦淨灘活動減少污染
3.設置國家公園與自然保留區、保有特殊的自然生態,營造生物多樣的棲地環境
P75-79
教學單元3 生物與環境
教學活動3 珍惜自然資源
3-1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
3-2台灣的發電能源
3-3綠色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