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3.10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大同高中觀議課
觀課地點:屏東縣社皮國小6年乙班教室
觀課內容:六年級數學 /統計圖表
觀課地點:屏東縣社皮國小6年乙班教室
觀課內容:六年級數學 /統計圖表
觀課教師:夏可泰老師、胡詩怡老師、吳依柔老師、蔡瑋芳老師、陳建宏老師、社皮國小教導主任,社皮國小蕭老師
授課老師:許佳莉老師
輪了一輪了,再度回到佳莉為大家演示一堂精彩的學共課堂囉!這次大家全員到齊,太美好了,也謝謝佳莉老師邀請服務學校的主任及老師來協助觀課,建宏理事長還待養生藥包讓大家提升免疫力,在晴朗的天氣下,我們又經歷了一場美麗的課堂風景,謝謝佳莉老師給我們成長學習的機會。

<教案設計>
<觀課回饋>
<其他老師的回饋>
<授課教師的心得>

<教案設計>
屏東縣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素養導向教案設計單
教學科目
|
數學領域
|
教學單元
|
統計圖表(南一版)
|
|||
授課日期
|
109年4月
日
|
授課時間
|
40分鐘
|
|||
授課教師
|
許佳莉
|
實施班級
|
六年乙班
|
|||
觀課教師
|
夏可泰、胡詩怡、蔡瑋芳
|
|||||
設計理念
|
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數-E-A3 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d-II-1製作一維表格與長條圖 與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d-III-1製作折線圖或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
|
||||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
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長條圖、折線圖或圓形圖。
|
|||||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
一、文本分析
題本為孟加拉虎的瀕危情況及野生孟加拉虎分布情形的數據。學生依據數據,分組討論及繪製統計圖。
二、教學流程
閱讀題本à自行選擇採用統計圖類型à繪製統計圖(分組討論)à分享à統整
|
|||||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迷思概念
|
1.學生已學習過長條圖、折線圖與圓形圖的製作。
2.因數據間差距極大,若學生使用長條圖,尺度及省略符號的位置皆是挑戰;若使用圓形圖,在百分率的四捨五入、加總後超過100%的調整上皆有難度。
3.欲呈現分布情形,以圓形圖最佳,若學生選擇長條圖亦可;折線圖(描述時間或次序關係)較不宜。學生在判別上易有迷思。
|
|||||
授課內容
及
討論議題
|
學生學習課題
|
教師學習課題
|
||||
一、閱讀題本
1.閱讀題本。
2.自行選擇採用何種統計圖。
二、繪製統計圖
1.領取學習單及製圖用紙。
2.繪製統計圖。
三、討論、分享
1.採用哪一種統計圖比較好?為什麼?
2.覺得比較困難的地方或是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學生發表)
四、教師統整
使用圓形圖的優點—更容易辨別所佔比例。
|
1. 提問:想要畫哪一種統計圖?
2. 發下學習單(含製圖祕笈)。
3. 發下方格紙與空白百分數圓形圖。
4. 留意並提醒未能開始繪製的學生。
5. 留意學生繪製時是否有疑問。
6. 巡視學生繪製時是否有遺漏之要項。
7. 指定學生發表。
|
<觀課回饋>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表 觀課日期:20200430(四)
觀課
科目
|
數學
|
單元名稱
|
授課者
觀課者
|
許佳莉
夏可泰
|
|||||||
小組學生座位
|
第_三_ 組 (請加註觀課者的位置)
(觀課者)
|
學生特質概述
|
*填寫姓名後描述個別的特質
A:學習分心,獨力完成
B:安靜、會主動求助
C:安靜、沉默,獨力完成
D:安靜、獨立完成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老師說
1.對於老師的提問
學習前段,4位學生多數時間都沒有口頭回應,安靜。
2.學習後段,B有主動會達,並回答正確。
|
*閱讀文本或影片及寫學習單時
老師發下學習單後
1.A看完題目後開始畫圖,先畫左側縱座標軸,再畫橫坐標軸,沒有拿尺,動作迅速,很快畫出折線圖及圓形圖,期間只看學習單沒有翻閱課本,遇到問題時有短暫的以眼神求助CD,接著舉手請老師協助,經老師指點後,他修正縱座標的數值(原來很密現在放寬),然後重畫圓形圖,這次打開課本,並把學習單的題目算出來,依然很快完成,就坐在哪裡看著觀課老師。
2.B先拿方格紙開始拿尺嘗試畫,但似乎遇到瓶頸,畫的速度很慢,畫了很久還是無法決定如何畫,學習卡住。會舉手求助老師,最後只有完成長條圖。
3.C達到學習單先算比例題,接著遲遲沒畫,有翻閱課本,讀課本後,多數時間趴著,老師來關心後又開始畫,畫很慢,幾乎沒進展,畫了又擦,擦了又畫,下課後全班都離開了,他獨自留下,開始認真畫。
4.D一拿到學習單開始從最後一題寫,然後打開課本開始畫,畫折線圖及長條圖,感覺很穩,邊看課本邊畫,也畫出省略符號,後來聽了老師的指導後,重畫折線圖,然後開始嘗試畫圓形圖,全程安靜,但有2次向隔壁桌的女同學求助,看了別人的畫法後,她開始算學習單的題目,然後繼續完成圓形圖。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1.這組在寫學習單時,幾乎沒有組內討論的情形。
2.B及D會尋求隔壁桌的幫忙(借學習單來參考),但無法討論。
3.A很快的完成後,趴著發呆,觀課者與之互動,問他這時會不會想幫助組員完成學習,他說不會想幫助同學,也沒有幫助過。
|
*老師串聯學習時
最後的綜合活動時間,老師的提問,B有主動舉手,並且回答正確。
|
|||||||
觀課建議
|
1.
1.可以先確定安排好觀課老師要觀課的小組。
2.
2.建議課堂能多設計一些串聯孩子發表實作時遇到問題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時間。(孩子的解題策略)
|
||||||||||
觀課心得
|
1.
1.整堂課著重在學生的實作,在實作中可以看到學生如何發展自己的解題策略,嘗試錯誤,求助同儕及老師,觀念不斷的修正及釐清,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而放棄學習,整堂課寧靜祥和,讓觀課的我也沉浸在這專心100的學習上。
2.
2.學生遇到問題會求助是多麼讓人放心的畫面,但始終不求助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是ok的嗎?如果不是,到底要如何幫助他們,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課題。
3.
3.這場觀課對某些學生的第一印象,直到觀課結束後的完全改觀讓我深刻體悟,對學生的觀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輕易判定,C同學最後的學習表現,真的讓我汗顏。
|
<其他老師的回饋>
<授課教師的心得>
此次擔任被觀課老師,心情開始是忐忑不安的。由於疫情的影響,共備的時間受到影響,直至確定觀課日期,疫情又出現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機,不過,總算有驚無險,疫情趨緩,原本對可能延期的擔憂總算解除。這個班級學生的人際問題較大,之前分組討論每每狀況百出,成效未能盡善,進入六年級下學期,最近行為、人際問題狀況不斷,也很擔心影響到觀課當天的學習。所幸,之前設計針對臺灣確診人數統計表的統計圖繪製,效果不錯,與夥伴分享,夥伴和我都覺得我們從學生的學習成果中有所學習成長,忐忑的心就安了一半。
此次的觀課課堂中,小狀況不斷,有平時無法專心學習的學生開始時抗拒進入課堂學習、有情緒容易起伏的學生因緊張而失去原本水準(許久才開始有進度)、有程度嚴重落後的學生無法勝任課堂作業……。然而,這些學生或快或慢、或多或少,都進入了學習。
此次的觀課課堂中,也看到了平時不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積極主動了、學習成就不高的學生認真參與(甚至成了討論的領導者)、提供協助的學生不少是需要協助的、卡在統計圖尺度的拿捏而寫了又擦,擦了又寫仍不放棄的學生……。
感謝夥伴們一起完成了這堂課的教案設計。從課程內容的決定、設計的方向、教學的流程、學生學習狀況的預估,乃至學習單的祕笈的提供細節、學習單提問的字句斟酌……,感謝夥伴們的共備,有夥伴真好!
觀課課堂學生帶來的一些小小感動,加上觀課後議課滿滿的收穫,在敲鍵盤的此時仍感到激動。有夥伴真好!謝謝夥伴的分享。第一組學生頻繁而音量極小的討論與分享,尤其超乎其程度的快速完成圓形圖的學生,及指導他人的學生也是成績平平的。第二組有趣的互動、平時拘謹遲疑的學生積極迅速、成績較落後的學生成了主導,讓我頗意外。第三組兩女生因這兩天鬧翻而各自為政,資源班的男生努力的完成作業,平時上課極不配合的另一位男生在最後也迅速的完成。第四組只有低年級程度的資源班女生頗有困難只畫了一些,一位過動特質明顯的男生開始時不斷發出細微聲響,之後頻繁的向老師求救,有時又趴下,隨意畫了一些長條圖,老師鼓勵下,他又畫了圓形圖。第五組平時上課話講不停、無心上課的一個男生,今天很正向的踴躍發表,認真製作,有問題求救。第六組在兩位成績好的學生帶領下,全組快速完成。第七組的兩位學力弱的女生,有很棒的互動,並且在討論溝通下有很棒的表現,甚至大人我們沒想過的點子,令我感到驚奇(上次確診人數的學習也有驚人的表現),另一位獨力完成的男生,出現觀看她們的學習也令我驚訝。
雖然這個班級平時狀況不斷,此次多位夥伴的觀課,讓學生們更專注於學習(畢竟有多位外人在),無法真正貼近平時真實的課堂,但也由於夥伴的觀察,讓我”看到”許多平時課堂無法注意到的學生學習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