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大同高中基地班備課 夏可泰老師
感謝利大師給我機會,讓我參與了大同高中最優秀的備課團隊,經歷了一場特別圖書風景下的時空穿越,投入在146年前的歷史爬梳,換來對牡丹社事件另一番的咀嚼滋味。
深感對細節的陌生無知,回家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大家用心編寫的文本,想著今天下午不同班級用不同的文本進行同樣的歷史事件學習而有著各自的欣賞及分享就讓人覺得備課的美好。
在此提供個人對於課堂進行的想法讓大家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讀完文章或是一則故事後,通常可以簡單地將文章結構分成原因(背景)、經過、結果。
最普遍的六何法也可以幫忙閱讀者掌握文章的重點。
時間:1874年6-11月
地點:楓港崩山莿桐腳
人物:漢人村莊的耆老等、王媽守、橫田大衛日軍…
事件:王媽守等人引日軍駐兵楓港,欲藉日軍之力保護庄民免受番人的生命威脅。日軍退守
後,王媽守被視為漢奸而遭受問斬之遭遇。
就如同下午我提的這篇文章我要用來教學的關鍵字是<漢奸>
黃金思考法是以Why來做為提問的核心,第二層是How,最外層則是What來盤點呈現問題的關鍵字。
教師備課的時候可以參考這樣的思考順序,而設計教學時,我覺得從外到內的引導(What
How Why)或許比較適合大多數未熟練這種思考學習力的學生。
不過要從外到內,或從內到外,就讓教學者來決定吧!畢竟你才是最了解這個班級學生的老師啊!!
我先用表格來呈現我的想法
思考 層面 |
What |
How |
Why |
對話 |
與同學對話/自學到互學 |
與史料對話/自學到互學 |
與自己及師生對話/自、互學、共學 |
提問1 |
漢奸是甚麼? |
文本中,王媽守如何被認做漢奸的? |
王媽守為什麼被認為是漢奸? |
提問2 |
漢奸和抓耙仔之間有甚麼相同點 |
那些人如何認為王媽守是漢奸? |
你認為王媽守是漢奸嗎? |
任務 |
請寫下自己的想法後與同組分享討論,最後整合小組的共識上台報告 |
請寫出文本中王媽守被認為是漢奸的兩個經過,然後仔細聽他人的報告。 |
請用你的觀點寫出王媽守的行為算不算是漢奸?並分享給所有師生 |
目的 |
引起學生對於關鍵字的興趣,透過討論對關鍵字有更深的認識及理解。 |
學生從史料的閱讀中,能正確的判讀史料的觀點,或從別人的報告中,修正自己的判讀。 |
學生發展自己的觀點,並從分享中,懂得欣賞及尊重別人的想法。 |
上課 時機 |
閱讀文本之前 |
關鍵字討論之後 |
閱讀文本後 |
這樣的學習結束之後,可以帶著學生再一次閱讀牡丹社事件的相關地圖,透過提問的設計,讓孩子對於事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及想像(包括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避難路線等等)
這部分利大師比較清楚事件的脈絡及想要達成的學習目的,所以就請利大師帶著基地班的眾美女老師們再討論囉!
黃金思考圖
感謝欣芝的分享 我找到黑貓的另類編寫,很有趣喔
https://www.facebook.com/kuskus0701/posts/14074530926069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