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1060915環境學共備課 no.2

我的心中充滿期待,我的心中充滿喜悅,就在這一天下午,期待成真,喜悅共享!天下第一團,第二次備課,8人又全部到齊,太感動了,尤其感謝金龍精心的為大家準備了舒適的備課環境(好冷,我虛到穿起外套,哈)還有豐盛的下午茶,當然這絕對要感謝幕後金主奇霖的功勞,感謝家綺的夾心餅乾,好吃不黏牙;感謝小蟹如孩子般地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更多;感謝淳益辛勞的送上能源屋,並出示了神奇咒語;感謝莉瑛克服艱難與困阻,就是要出席這一場不可多得的好會;感謝天龍的「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我現在還沉浸在「驚」喜中,其實這就是共備的力量,尤其是發生在這個優秀的團體中。今天的我,到現在嘴角還上揚著,因為有你們。對了,小英你的神拍,大家精神弈弈呢!謝謝囉!

106.9.15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會議地點:大同國小
出席人員:凃淳益老師、謝秀芳老師、湯奇霖老師、張家綺老師、
王金龍老師、宋莉瑛老師、利天龍老師。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備課囉!
    一樣,我不想一開始就單刀直入的帶著夥伴備課,我還是將為何備課的目的,本質,內容及工具等,簡單的介紹一遍,其實這部分可以多花時間來討論,因為我想藉此讓大家思考環境教育的本質是甚麼,不過時間真的有限,這部份我們沒做到,所以在此向大家補充,可泰認為,環境教育的本質有「倫理、永續、正義、循環」,符合這樣的本質,就可以做為我們實施環境教育的素材。大家認為呢?,下回有機會再來討論囉!
    接著,我帶著大家認識學習共同體的協同學習,如此三位一體的學習,大家的理解程度頗高,至於關於<素質協淨>的疑問,這讓我心中暗自決定,有機會除了將自己實施的歷程做檢視外,一定要找機會請教提出這四個字的宏尚主任及他的團隊來跟大家分享心得,這其中必定有很道地的緣由。或許下學期可以早點跟他敲定時間請他來指導,甚至就來進行環教融入社會領域的教學喔!
    再來我向大家介紹如何進行國語題架備課法的備課方法,並先解釋自己的理解及整理(蓮蓬頭論點,研究法的演繹及推論,知行合一論),接著就開始練習備課囉!

備課初體驗
    介紹國語科題架備課法的5步驟:審、布、解、扣、合,先以範例文本<公園裡>帶著大家來解構內容
1.通常審題指的是題目,這課的課文名為<公園裡>,帶著孩子以孩子個人既有的先備經驗及文本圖片來預測課文的內容,並簡單做分享。
2.通常文章的第2-3段為布題,功能如同看戲一樣,戲劇演出時,第一眼看到台上布景的所有畫面即是。
3.布題後接下來的內容是解題,隨著課文的名稱所展現出最主要的內容及情節,這些是文章最主要的部份,可用螢光筆找出文章中的關鍵字詞,再以藍筆指出這些關鍵字詞的關係,這些關係如何成為段落並發展成內容。如果有不懂的字詞或蓋瑱則以紅筆圈起來,試圖從上下文及段落間推測其意思。
4.文章最後一段的前一段內容通常是扣題,通常可以從中發現文章是圍繞在題目上做呈現。(有些文章會扣題合一,就是扣題內容會呈現在最後一段)
5.最後一段為合題,歸類及結論文章的主旨。
所以在解構文章時,經由彼此的溝通,我們進行了確定課文主旨,尋找了關鍵段落,釐清文章的串聯手法後,接著要開始設計提問的題目了。
我們再以另一課<捏陶樂>來做反覆練習,思辨其中備課的手法。
最後的工作就是設計提問,可以運用閱讀理解的四個層次來規劃,閱讀理解的四個層次分別是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至於語文教學提問的模式及技巧,就列為下次備課的議題囉!
看來大家對這樣的備課技巧也沒甚麼問題,果然是高素質的一群夥伴。

驚蟄驅蟻記
    請大家閱讀康軒六上閱讀階梯一驚蟄驅蟻記的內容,並運用備課表來協助理解文章。接著大家非常安靜的閱讀,同時利用剛剛學到的備課技巧,仔細的審閱文章內容並完成審、布、解、扣、合的文本分析。重點來了,大家開始針對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及提出疑問。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分享個人觀點及發現,從中激發出來的想法真的令人驚艷,不管是奇霖的細緻,天龍的驚奇,小蟹的觸發,淳益的共鳴,家綺的反思,莉瑛的接納,這樣相互激盪互相學習的風景真的是太美了,最可惜的是主角金龍因為要上課的關係,錯過了這麼精彩的對話,更可惜的是可泰的龍鐘,很多精彩的話語居然忘了記錄下來,看來下回要準備錄音或錄影來幫忙回憶精彩片段囉!在此跟大家說抱歉,也希望大家一起花時間來補充這一段,完成以上所提的美麗風景囉!對了,跟大家討一樣東西,就是大家今天備課的文本分析圖,拍成照片傳上我們的LINE群組即可,拜託囉!因為我們的共備歷程將會做成一本成果手冊!所以需要蒐集大家的東西。

環境教育的本質
    今天雖然沒時間和大夥討論環境教育應該有哪些本質,但是在之前的討論中,因為夥伴的提出,我就順帶為大家介紹自己發展的認知及情感領域上的層次提問並結合閱讀理解的策略來發展環境教育六項目標的提問設計。這部分有點複雜,大家也點出個人的疑問,不過我想呢?做就對了,就讓我們從實踐中一一的檢視,調整,校正之間的做法,我來拋磚引玉,日後就讓各位去發揚光大囉!重點是要能掌握精髓並好用,如果不好用,請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幫忙來發展,讓這樣的工具協助我們在實施環境教育時更能達到效果的一門利器吧!
    寫到這裡,為了載補習的女兒回家,有了一小段放空的時間,這時回憶起大家對於情感層次的組織及特點描述的疑問,我除了想起創造力中關於精密性的訓練外,還是回到環境教育的層面來思考,這讓我有點恍然大悟,環境教育常提到它是一種概念認知及價值澄清的過程,從大家的討論中會提到驚蟄這個節氣,驅蟻的儀式,螞蟻的習性等等,這些都屬於概念認知的領域,而透過提問的設計讓孩子揭示了個人價值觀,然後再進一步的提問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價值並檢視自己原先的價值,一步步的澄清這些價值直到內化成個人新的價值,這不就是不斷澄清的過程嗎?至此我覺得環境教育的本質可以說是概念認知及價值澄清的過程,而倫理、永續、正義、循環等應該是環境教育要追求的目標。所以今天發給大家的講義,在情感領域方面的提問設計,我將它修改如下
層次
情感領域
練習例子(驚蟄驅蟻記)
接收
你有聽聞過這樣驅蟻的儀式嗎?
反應
對接受這樣的方式嗎?
價值分析
你接受哪一種驅蟻的方式?阿嬤的?小孩子?還是你有自己的方式?
組織
依據你上述的驅蟻觀點,你覺得這樣的方式有效嗎?
特點描述
你要如何堅持上述的驅蟻觀點,請說出2-3個說詞來說服別人。
至於認知領域的提問,有空大家一起來調整修正一下,讓我們的教學更有深度,更有內涵。

驚奇之後
    最後真的感謝大家給大家機會一起來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來共備環境教育的第一堂課,真的是太多驚奇了,我們快變成驚奇八超人了(好像是一部電影),無論如何,一起朝向自動互學共好的理念邁進吧!要帶好學生,先從自己做起,加油!
下一次備課的日期,原本選10.20,可泰已經在群組內向大家提議改成10.13,希望大家一起來九如國小觀課,接著議課,這樣大家將能完整的經歷<備觀議>桃源美境的學共學習!一舉三得啊!另外,共讀的書預計929日發給大家,8月共讀的進度感謝莉瑛妹妹完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9月的共讀內容,我會將重點節錄在ppt內並上傳到LINE的群組內,請大家把握時間閱讀喔!

*下回備課/共讀主題:1.觀議課的重點及如何進行 2.學習共同體的願景及哲學

補充:愈寫愈有感覺,所以再多言幾句,讓大家分享
    1.天龍對於」的詮釋,真是讓我驚奇不已啊!文章一開始的那一聲春雷驚醒了蟲,然後文章末三段的突然的驚恐不但讓孩子及蟻群受到驚嚇,之後被處罰及數落也讓孩子從調皮中驚覺原來自己做了一件這麼驚天動地的事啊!這一字的驚,真的串聯全文,用得太生動了!也讓我驚喜得說不出話來,完全達到案三絕的效果呢!
    2.我想提問的其中一題是阿嬤為何對於有沒有效是笑而不答?從文本哪些地方看得出來阿嬤的意圖?(1)母親點出這只是儀式,儀式中點出撢蟻穴、掃蟻穴,這樣會有效嗎?而所謂有效的程度是甚麼?心理作用?順天應人?要有一定的實質成效?對於蟻群要有致命的效果?會這樣連續的提問正因為這樣的問題實在有趣,完全在於孩子個人的認知及背景經驗,至於有沒有效,阿嬤應該心知肚明,或許沒辦法說得清楚,或是當下說了孩子也聽不懂,甚或是說出來讓孫子們笑,覺得無趣就離開了好了,究竟答案是甚麼?各位自己發展吧!你真要問我答案???我也來學阿嬤,哈哈哈,笑而不答。

    對了,請金龍查證一下,那一隻冷掉的東亞家蝠,是否被偽裝成監視器?這很重要喔!事關國榕的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