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1
淑敏老師
今天看見也聽到姜主任親自示範他如何營造溫暖有禮的課堂討論風氣,他在說故事中,把許多道理包含在裡面,包括:眼神,手勢,語氣,停頓的時間和溝通的音量和語氣,都要不斷的提醒和以身作則,漸漸孩子就能遵守規範。老師體貼的心和巡視的路線也要小心規劃。課堂的班經做好,才能持續獲得孩子的信任。聽主任一席話對我有很多啟發和提醒。非常謝謝!當然,學生的狀況很多,主任盡量舉例說明,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想出解決的辦法。心得2
【改變的力量:學習共同體】
奇霖老師
若一個學校只有一位老師要改變,是不會成功的,一定要以學校為主、全方位來改變,才有可能。 今天第一次聽到關於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經驗分享,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驗,雖然我自己因為前一晚睡眠欠佳而有些頭疼與精神不濟,再加上講師刻意不使用麥克風以體現學共的精神,我還是有看到一些關於學習共同體的教育理念與精神,例如:等待孩子回答的時間可以拉長、音量法以格數計算和示範、以及最為有意思的課堂話術,都是運用於實務的教學上,值得考慮的細節與策略。 學習共同體的課程核心之一就是小組學習,而4個人是最佳的座位編排,其實也藉此驗證(或實驗)了兩件事: 1.希望大家都參與學習、不放棄任何個人; 2.為追求更高學習品質,四人小組互相可以激起更多學習火花。 是啊,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激起學習的火花,不正是學習共同體的主要精神,讓人感佩一場研習分享,也讓人更想親自感受一下分享者的實務教學呢~
心得3
瑋芳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