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機會來潮州這個屏東的大鎮一遊了,不過這次不是來遊玩的,這次是來潮州國小觀課的,觀甚麼課呢?自然耶!今年的學共觀課就有2節以自然為主題的觀課呢!走吧!走進一間百年老校也算是遊歷的一種形式吧!
107.04.24 潘朵拉學共社群 振興國小基地班
觀課地點:屏東縣潮州鎮潮州國小自然科教室 6-3班
觀課教師:夏可泰老師、鍾詩永老師、施純慧老師
授課老師:蔡添福老師
今天授課老師是潮州國小的蔡添福老師,科目是自然與生活科技,單元是食物發霉了,教學對象是6年級。
這節課的自然科教室桌子是一桌可以容納6個人的實驗桌,學生分成4組,每組幾乎都坐滿6個人,這對6年級的學生,感覺有點擁擠。
一開始授課老師先請學生輕聲唸讀40-43頁的課文,並且嘗試畫重點。再來是老師以單槍放出老師已事前畫好的重點,並讓學生對照自己畫的重點是否與老師類似,並且給予肯定。接著老師提供每組一個發霉的水果,讓學生用肉眼去觀察水果上的黴菌並試著上台分享看到了甚麼。然後老師以單槍播放整理過的發霉圖片及黴菌構造,拓展學生對黴菌的認識。經過以上的學習後,最後老師發給學生一人一張學習單,讓學生閱讀文章,並給予任務,讓學生能自己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關於黴菌的介紹、生殖方式及生活上的用途等。
整節課進行得很順暢,學生也是安靜地且沉穩地進行學習,偶爾有些學生因沒有遵守班級的秩序而被糾正之外,整體上的學習算是很穩定的。由於之前我們有充分的備課,添福老師設計的教案打致上也是採納我提供的(PAES倍思)教學模式,所以做為內觀的我對於教學流程及重點能夠輕鬆掌握,我也只要關注第三組的孩子學習表現囉!
我觀察的這組孩子,基本上都能跟上老師安排的學習內容,無論在文本學習及伙伴學習上,都保持一定的穩定及從容,對於觀察後的發現也能適度分享,用有見地的形容詞來描述觀察,少有爭執及辯論,除了其中1位女生容易因外在環境而眼瞄四方,容易分心外。這組孩子也能專心地聽取台上學生的發表,寫學習單時也能認真閱讀文字,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習慣畫下重點,也沒有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上完這堂課後,因為個人的因素,我們即刻在原教室議課,大家都提出了許多孩子學習的表現,從中也讓授課者更清楚每位孩子的學習,日後可做為關心孩子學習的參考依據。我整理了幾點個人認為可以提供給現場教師做為參考的
1. 學共這種觀議課的方式,可以提供給學期初接新班級的老師一個快速且全面性的學生學習特點細則參考,因為學共以充足的備課做基礎,觀課的重點是學生,所以學期初一開始並不用擔心要被公開觀課,如果以認識學生學習特點來出發的話,這第一堂觀課應該是認識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如此蒐集的資料不但可以給班導快速認識班上的孩子,更可以提供給科任老師參考,大家一起為班上的學習建立正確且正面的學習規範。
2. 備課後的教案內容還是要仔細的檢視,例如學生座位在教案內的呈現,要以內觀者面對黑板的方向來安排,還有就是要標註有特殊或特別狀況的孩子,讓內觀者能依此參考,聚焦在該觀察的內容上。
3. 內觀老師的座位安排要事先安排妥當,包括離小組位置的距離,座位的角度,讓內觀者可以輕易地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表現,也不至於干擾學習。另外一組最好坐4位學生為原則,太擠的話,會讓某一些學習不容易被觀察。
4. 學習單的設計,最好要有書寫的地方,先讓學生寫下來,留下紀錄,再視學習安排讓學生上台發表,也讓台下學生有地方能吸收別人的意見後做修正。
5. 雖然以學共格式安排的教案類似簡案,但建議可適度地將教案精緻化,適度的安排一些重要的教學細節,可以提醒授課者能關注到更精緻的學習內容。
6. 開始上課前,要再三叮囑學生上課的規矩,包括老師在意的學習規範,學用具要簡單,不要影響個人到小組的課堂學習。
這次真的學到很多,每一次觀課後都有不同的體悟,對於日後的教學更多了一份自信及想像,學共互好又共好,能接觸學共真是幸福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