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屏東縣教產會辦公室進行國中生物的備課,感謝詩怡、依柔、瑋芳、佳莉一起來備課。我們這基地班每次備課都一定全員到齊,可見向心力非常足夠。這次還加了一個生力軍,依柔老師將於107新的學年度加入我們,這次是來觀摩學習的。多了一個人,果然多了新視野呢!太棒了。
107.6.3 生態學共社群(車城國中基地班)
會議地點:屏東縣教育產業公會辦公室
出席人員:許佳莉老師、蔡瑋芳老師、胡詩怡老師、吳依柔老師。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終於等到今天,今天協助車城國中蔡瑋芳老師備課,這是我輔諮的三個基地班最後一個要進行觀課的課室,等到6月22日觀課結束後,這一學年的學習共同體的共學旅程將暫時告一段落,壓力能稍微紓解囉!
今天備課的內容是國中一年級生物科第六單元,人類與環境(康軒版)。瑋芳老師先介紹班級學生的先備經驗,再來介紹這堂課設計的內容及欲達成的目標。
經過溝通回饋後,大家取得共識,取消原本一開始的2篇文章的閱讀,直接由老師帶領導讀<後灣風雲及陸蟹存亡秋>,原先的2篇文章就請學生回去先預讀。
另外,原本設計9個小組分別給予一個角色進行討論並發表的學習,經過反覆的溝通辨思後,改成每個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一張學習單,學生依照角色的順序,各自進行自己的學習,老師從中巡視,找出學生中的異同或特別處,請學生寫在白板上並上台發表,發表後,老師串連學生的提問。
學習單上的角色順序也調整了一番,原本的順序是開發單位、居民、陸蟹、環保人士,後來調整為開發單位、 環保人士、陸蟹、最後才是居民,考量的原因是前面三者的立場是很明確的,而居民應該有許多不同的立場。
為了讓教學流程能順暢,也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程度,角色階段的個人學習不限定時間,也就是可以連續寫下去,但是當設定的時間到,老師要以適當的引導語請學生停止書寫,並一同進行該階段的角色學習,直到四個角色全部進行完。
溝通回饋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到最後的階段要如何呈現孩子的學習,是否以投票的的方式來決定事件的未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孩子呈現出他們學習的結果,因為這樣的提議,我們思考出或許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先做個調查,了解孩子們對於議題的態度,等到課程結束後,再檢核孩子經過學習後的態度,並且提問這之間的差別,而這樣的方式也可以當作課程的總結活動。
最後,大家開心的溝通出一個大夥都算滿意的課堂,請瑋芳老師回去修整教案後,利用電子郵件或群組的方式讓夥伴們校閱並給予意見,如果都沒有問題,6月22日的課就這樣決定了。
瑋芳老師似乎很滿意這樣的備課,提出基地班能否一個月固定一次地備課。太棒了,只要大家克服時間及空間的障礙,這樣的要求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就以這樣的目標來努力,期許每位夥伴的教學月來愈精進,在教學現場的互持共好能永遠的持續下去。
最後可泰老師提供南一版五上第六課的護送螃蟹過馬路課文備課單,裡頭有可泰老師以語文學習為本質的備課發想,以審布解扣合的策略慢慢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核心,提供成員思考教學設計的另一面向。
可泰老師又提供自然科的備課發想,重點在於文本內容的重點掌握,並能追求更高層次的延伸挑戰來表現個人的學習,進而達到自然科核心素養的學習。
非常感謝今天一起來共備的老師,我們真的在扶持共好的過程中,慢慢累積教學的功力,掌握學生學習的態度,不放棄每一位孩子,以寧靜祥和的氣氛為出發點,一起讓教學成為一件美好的事來努力。
終於等到今天,今天協助車城國中蔡瑋芳老師備課,這是我輔諮的三個基地班最後一個要進行觀課的課室,等到6月22日觀課結束後,這一學年的學習共同體的共學旅程將暫時告一段落,壓力能稍微紓解囉!
今天備課的內容是國中一年級生物科第六單元,人類與環境(康軒版)。瑋芳老師先介紹班級學生的先備經驗,再來介紹這堂課設計的內容及欲達成的目標。
經過溝通回饋後,大家取得共識,取消原本一開始的2篇文章的閱讀,直接由老師帶領導讀<後灣風雲及陸蟹存亡秋>,原先的2篇文章就請學生回去先預讀。
另外,原本設計9個小組分別給予一個角色進行討論並發表的學習,經過反覆的溝通辨思後,改成每個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一張學習單,學生依照角色的順序,各自進行自己的學習,老師從中巡視,找出學生中的異同或特別處,請學生寫在白板上並上台發表,發表後,老師串連學生的提問。
學習單上的角色順序也調整了一番,原本的順序是開發單位、居民、陸蟹、環保人士,後來調整為開發單位、 環保人士、陸蟹、最後才是居民,考量的原因是前面三者的立場是很明確的,而居民應該有許多不同的立場。
為了讓教學流程能順暢,也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程度,角色階段的個人學習不限定時間,也就是可以連續寫下去,但是當設定的時間到,老師要以適當的引導語請學生停止書寫,並一同進行該階段的角色學習,直到四個角色全部進行完。
溝通回饋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到最後的階段要如何呈現孩子的學習,是否以投票的的方式來決定事件的未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孩子呈現出他們學習的結果,因為這樣的提議,我們思考出或許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先做個調查,了解孩子們對於議題的態度,等到課程結束後,再檢核孩子經過學習後的態度,並且提問這之間的差別,而這樣的方式也可以當作課程的總結活動。
最後,大家開心的溝通出一個大夥都算滿意的課堂,請瑋芳老師回去修整教案後,利用電子郵件或群組的方式讓夥伴們校閱並給予意見,如果都沒有問題,6月22日的課就這樣決定了。
瑋芳老師似乎很滿意這樣的備課,提出基地班能否一個月固定一次地備課。太棒了,只要大家克服時間及空間的障礙,這樣的要求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就以這樣的目標來努力,期許每位夥伴的教學月來愈精進,在教學現場的互持共好能永遠的持續下去。
最後可泰老師提供南一版五上第六課的護送螃蟹過馬路課文備課單,裡頭有可泰老師以語文學習為本質的備課發想,以審布解扣合的策略慢慢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核心,提供成員思考教學設計的另一面向。
可泰老師又提供自然科的備課發想,重點在於文本內容的重點掌握,並能追求更高層次的延伸挑戰來表現個人的學習,進而達到自然科核心素養的學習。
非常感謝今天一起來共備的老師,我們真的在扶持共好的過程中,慢慢累積教學的功力,掌握學生學習的態度,不放棄每一位孩子,以寧靜祥和的氣氛為出發點,一起讓教學成為一件美好的事來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