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1080514玉光國小環教到校教學教案


屏東縣環境教育輔導團-108學年度環境教育到校教學-屏東縣玉光國小5年甲班 學習共同體素養導向教案設計單
教學科目
綜合活動
教學單元
珍惜大自然
授課日期
108.05.14
授課時間
40
授課教師
夏可泰、王詩淵
實施班級
五年甲班
觀課教師

設計理念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 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3d-III-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Cd-III-1生態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關。
Cd-III-2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Cd-III-3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 動的執行。
Cd-III-4 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情懷的展現。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1.     學生能體認到海洋垃圾對人類生活中的影響。
2.     學生能說出大自然被破壞的感受。
3.     學生能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並付諸行動。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柯氏喙鯨12命 肚內竟有大量塑膠垃圾
1.  為最近新聞(3/20),讓學生更有感。
2.花蓮近一個月以來,發現3起鯨豚死亡,海洋垃圾問題大。
3.在花蓮發現柯氏喙鯨擱淺死亡,解剖後發現肚子有許多塑膠垃圾。
4.海上的垃圾很多,尤其是下過雨後流入海洋。
5.菲律賓也在316號發現柯氏喙鯨擱淺死亡,解剖發現肚裡有40公斤垃圾。
6.阻止垃圾威脅海洋,希望學校教育做起。
7.把塑膠袋當水母、魷魚,海中生物常常誤食。
8.呼籲減塑,更不要亂丟垃圾。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迷思概念
【先備知識】:1. 學生已利用資訊課搜尋「環境破壞」的相關資料。
2. 學生對周遭環境的破壞有初步的觀察與認識。
【學習困難】:1. 學生對說出「感覺」的深度不足。
2. 學生討論的深度需要多引導與提點。
【迷思概念】:1. 海洋垃圾是從世界各地漂來的,不是全部台灣製造的。
2. 沒有把垃圾丟入大海,就不會造成海洋垃圾。
授課內容
討論議題
學生學習課題(架構、節次)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共同課題】
<第一部分-選擇>時間-5分鐘
情境設計:教室裡有紅茶及點心,旁邊放置塑膠盤v.s瓷盤以及塑膠杯v.s瓷杯。
1.  請學生選擇裝食物的用具。(發下學習單)
2.  請學生說選擇的原因。

<第二部分-引起動機>時間-4分鐘
1.  請學生看影片:公視新聞20190320《柯氏喙鯨12命 肚內竟有大量塑膠垃圾》
2.  請學生看文本<公視新聞20190320柯氏喙鯨12命 肚內竟有大量塑膠垃圾>
3.  引導學生課程主題-海洋垃圾

<第三部分-ORID>時間-20分鐘
運用ORID焦點討論法,各組針對海洋垃圾議題討論。
1.  由淺至深逐步討論。
O:了解客觀事實
(你看到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事?)
R:喚起情緒與感受
(你有什麼感受?)
(哪些部分是讓你印象深刻的嗎?)
I:尋找前述意義與價值
(為什麼這些會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引發你想到了什麼重要的領悟嗎?)
D:找出決議和行動
(有什麼我們可以改變的地方嗎?)
(你會有什麼行動或計劃呢?)

<第四部份-再選擇>時間-3分鐘
1.  回到第一部分情境,請學生再選擇一次:
塑膠盤v.s瓷盤以及塑膠杯v.s瓷杯。
2.  請學生說說選擇的原因。

【挑戰課題】
<第五部分>時間-3分鐘
播放一系列海洋垃圾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照片,激發學生對海洋垃圾的重視。

【分享課題】
<第六部分>時間-5分鐘
教師鼓勵孩子們重視生態環境並付諸行動,也分享自己的看見。
總結:大部分的環境問題是因為人類不適當的活動和行為,而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做點小改變,一起珍惜我們的大自然,為我們的環境盡一點努力。
1.  留意學生是否仔細聆聽且了解文章內容。
2.  引導學生進行組員間的學習溝通。
3.  留意小組間能否充分討論,適當表達自己的想法,定能聆聽別人的想法。
4.  留意並協助少發言的學生能參與分享。
5.  引導學生對環境議題的重視,並實際付諸行動。
老師的教學步驟
設計情境讓孩子選擇
選擇後的ORID
o
1.老師在黑板上畫上九宮格,中間寫上永續,然後請學生看完影片及文本後,將看到的事實寫在學習單上。(自學)
2.鼓勵學生組員間分享(互學)
3.老師組間巡視,請學生上台寫滿九宮格後,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分享(大家學)

R
4.請學生針對自己寫出的事實,寫下感受,老師組間巡視,請學生到黑板針對事實寫上感受。
5.黑板的感受寫完後,帶領學生分享並串聯學生的想法。

I
6.請學生針對事實感受後的學習,詮釋自己的感受或領悟心得。
7.指名請學生分享個人的詮釋,串聯學生的分享

D
8.指導學生寫下事實感受詮釋後的自我承諾或決定。
9.指名請學生分享個人的行動,串聯學生的分享

ORID後的再選擇

結論
1.想一想,這節課和永續有甚麼關係,請從黑板上的語詞找出關鍵字來
2.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關鍵字,例如<態度、行動、愛護、同理心、減少污染、環保...>
3.所以校園要如何永續呢?珍惜水資源、愛護小動物、營造生物棲地、減少浪費、少用塑膠袋...





柯氏喙鯨12命 肚內竟有大量塑膠垃圾
花蓮立霧溪出海口北端沙灘,前天出現一隻死亡的大型鯨豚「柯氏喙鯨」,解剖發現,肚子裡竟然有許多塑膠垃圾,更令人難過的是,牠還懷有身孕,變成一屍兩命,這已是花蓮海邊,近一個月來,第三起鯨豚死亡的事件,讓人憂心海洋垃圾問題。

為了要了解這隻18號擱淺在花蓮崇德海邊的大型喙鯨死因,海洋保護署在19號展開解剖,結果發現喙鯨的肚子裡有六個塑膠袋、四個麻布袋、還有許多塑膠碎片和魚線,最令人心疼的是牠還懷有身孕,幼鯨已長達165公分。

海洋保育署海洋生物保育組專門委員柯勇全博士說明,「胃內充滿了廢塑膠,還有一些廢棄的塑膠袋、麻布袋,還有魚線在裡面。」

由於這已是花蓮近一個月來第三起鯨豚死亡事件,讓人相當憂心海洋中的垃圾問題到底有多嚴重,長期在花蓮海上從事賞鯨的業者就表示,海上垃圾真的很多。

賞鯨業者呂世明提到,「在海上在某些河口地方,的確是會遇得到(海中垃圾),尤其是如果下過雨,或是沖刷一些附近陸地上的一些砂石下來的話,其實還蠻常看到這些(海中垃圾)。」

除了台灣發現喙鯨擱淺死亡,菲律賓16日也發生一頭柯氏喙鯨擱淺後死亡事件,鯨豚研究人員同樣也在牠腹中取出許多塑膠袋,顯示出海洋廢棄物問題對海洋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危脅,不但引起關心海洋生態的人士關注,也希望從學校教育做起。

花蓮國風國中學生表示,「人類是怎麼製造出這麼多塑膠袋?全部往海裡面丟,明明海洋公約有規定不可以丟塑膠袋,但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不遵守?」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則是表示,愛吃頭足類的喙鯨,有可能是把塑膠袋當做魷魚誤食,就像海龜把塑膠袋當水母吃下去一樣,所以呼籲國人減塑外,真的不要亂丟垃圾,以免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108學年度環境教育到校教學-屏東縣玉光國小5年甲班 教學者:夏可泰、王詩淵
{永續校園} 塑膠與生命 永續的態度學習單     學生姓名:
【選擇】choose

【事實】what do I see?



【詮釋】What do I learn/found/realize?


【感受】How do I feel?



【行動】What shall we do next?


【再選擇】choose again

我心中的永續校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