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109.09.22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第二次備課

 109.09.22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備課地點:屏東公園東路木川岠餐飲店

備課內容:屏東的湧泉
出席教師:利天龍老師、宋莉瑛老師、陳美秀老師、涂淳益老師、蘇毓琇研究生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先自我檢討一下
身為輔諮的我,怎能因為自己狀況不佳,讓成員擔心。還好有成員的關心,還好我告訴自己,要完整的帶領好這一次的備課,謝謝各位成員的體諒。

繼上一次的備課後,這一次莉瑛老師已經寫好教案。我們直接幫設計者跑了教學流程,從中提出建議。

莉瑛分享了教學心得,原來這樣的教案已經先試上了。

引起動機:學生可以說出校園中的水源現象,並使用冒泡、湧出、冰涼、透明等詞語來形容這樣的現象。
⚡建議:學習單第一題的文字可以修改,盡量淺顯口語化。

閱讀文本:發現學生無法精準地掌握重點。
⚡建議:精簡文本,刪去不必要及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詞句,聚焦在主題的學習內容。請莉瑛重新編輯後提供出來,大家給建議。

地圖實作:帶領學生以相對位置的方式找出九如玉泉、麟洛國中、萬巒五溝水三個地點,然後透過疊圖的方式標示出個點,並發現其位置與沖積扇的相互關係。
建議:以絕對位置的方式,設計網格,讓學生明確標示出三個地點的位置,並對照沖積扇圖,試著發現之間的關係。

綜和活動:帶領學生欣賞影片,了解屏東湧泉在生活中的應用。
建議:因為時間有限,就不看影片,直接讓學生討論及發表校園的湧泉現象可以如何運用。

歷經3年多的運作,這個基地班的學習愈來愈上軌道,愈能掌握學共的精神及方向,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們一路互學共好,也感謝毓琇的陪伴,希望日後能從你研究的角度,提供基地班更精進成長的道路。

每一次的備課風景,都讓人回味無窮。

<莉瑛老師的心得>
昨晚的備課又更深化了,文字上的修飾及提問方法都做了些許改變,可以讓學生更容易了解題意;美秀所提的網格座標剛好符應現在7年級所學的絕對位置,可明確讓學生找到老師提供的湧泉點;淳益建議可以向第7河川局調閱在地的水資源資料,有科學數據更精準知道水位的變化,可泰提議的文本內容精簡化方便閱讀,清楚掌握找到重點,對於學習單的提問也做了很好的回饋意見;天龍真的是屏東文史通,講到屏東的地名,總能解釋地名的由來,當淳益提到為何老埤沒有湧泉?馬上告知舊地名(漏埤),就是無法蓄水,馬上合理的解釋是位於扇央,水由礫石層下滲留不住,水都漏掉;毓秀協助拍照記錄讓我們擁有珍貴的畫面,感恩參與共備的好夥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