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口社基地班第一次共備


4月22日下午,口社基地班 第一次共備,全體成員到齊,開心地進行第一次共備。
會議時間:106年4月22日(六)15點~18點
會議內容:口社國小基地班第一次共同備課
主持人:夏可泰 紀錄:徐秀玲、方瓊玉
出席人員:泰武國小徐秀玲、口社國小方瓊玉、李俊毅,地磨兒國小禹秀芬,唐榮國小夏可泰
 討論事項:
1.討論基地班的行事安排,提出建議及修正的部分,基本上依照目前安排的期程(如附件)來完成計畫,若有臨時增加的再補上。
2.重要行事及臨時活動分享,主要以LINE社群「原民學共支持系統」來聯絡。
3.諮輔夏老師以ppt介紹計畫的緣由及基地班要達成的任務,分享學共的精神及願景,分享操作學共的心得及關鍵原則。
4.瓊玉及俊逸分享415()參與台南永康國小課例研究會之心得
   改寫作文(課文改寫),透過審題、佈題、解題、扣題到合題,將課文重新解構再整理。任課教師將學生分組,部分學生對扣題有爭議,老師最後也加入討論課文閱讀完畢後,請孩子依照審、佈、解、扣到合的方式,改寫課文成記敘文(作文),不過部分學生無法明確分辨應用文及記敘文之間的差別,有些無法從應用文的格式轉換成記敘文。
5.分享411日到永康國小觀摩宏尚主任上的社會課,將課文結合世界時勢設計成遊戲,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接受任務,完成學習。老師的課前備課很重要,學生經過長期的帶領會自自然然的進入學共的聆聽學習狀況。
6.分享個人的教學經驗:
  秀玲:一開此對於學共沒有概念,請教思婷主任,了解教案的產出方式,觀課時的重點是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不是老師的教學。自己原來的分組教學是將學生依強中弱來重新分組 適合作學習的教學法,不過現在瞭解了,學共強調的協同教學,分組是抽籤決定。
  可泰:合作學習的小組學習會造成各組學習因加分而產生競爭的學習,給分方式也不一定能滿足全部學生的學習慾望,協同學習是把學習權利還改孩子,讓孩子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一堂成功的課最重要的關鍵。老師課前要備課,上課時要隨時提醒孩子將低音量,將耳朵豎起,仔細聆聽老師及同學的話語。不同的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但聽的能力養成後,自然而然的會專心在課堂的學習,孩子間低語的討論,互相協助學習是學共要達到的目標。
7.成員分享教學上的經驗,包括了文化的差別導致教學的調整及學習的落差。(原漢之間的文化差異)
8.強調母親和孩子對話的重要性,營造母語的環境讓孩子在語言的理解及操作上能運用自如。
9.協助備課,瓊玉老師分享設計的教案,教學單元是,二位數配一位數的加減(進退位),提出學生對於位值無法清楚分辨,加減時常常將個位數的位值放錯。第三題的設計,大家建議設計成跳躍題,題目設計成一位數加二位數來檢驗學生對於前面兩題的理解程度。教學過程中,強調觀察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透過分享來確定或修正自己的學習概念。
10.決議:
(1)預定五月再進行一次備課,此次備課請瓊玉老師將教案再修正,另外請兩位成員也將自己的教案提出來讓大家共同幫忙審閱,提供意見。
(2)請成員閱讀「教師的挑戰」第三章,下回備課時先進行共讀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