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學共的相關新聞

上百教師三慈國小研習 日教授交流

追求專業,從心開始
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簡稱:屏教產)暨屏東縣教師專業發展部主任蔡衣珊老師26和屏教產一群熱愛教學的夥伴自費參加由臺南市教師會與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主辦之「全國性精進教師專業公開觀議課國際學習共同體發展趨勢分析研習」。8:30起至15:30假北門區三茲國小開放全校教室公開觀課,亦進行TED自然科教學法成果發表,這是一場以實際課堂呈現師生協同學習風貌,期待能幫助教師理解學習共同體課堂操作模式及學校社群基地班運作策略。屏教產理事長黃莆田表示,隨著AI人工智慧的開發,教學現場的教師該思考的除了自己的困境外,更應該關注我們的學生該如何因應或面對更不可知的未來的挑戰,藉由108課綱的到來,教師們必須重新思考並理解到自己與同儕及學生們的未來只能是更加緊密的連結並透過彼此共學、共好、共享的夥伴關係中建立起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至於如何協助教師在這波趨勢中專業成長精進,是屏教產和教師會一直努力的目標。台南市三慈國小自106年度起開始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全校性公開觀課,並利用週三下午集合全體教師共同備課、集體觀議課,加上本次研習亦邀請國際課程與教學大師–日本東京學習院佐藤學教授蒞臨指導,從「創造對話式的深度學習」專題,探究108課綱所揭櫫「自發、互學、共好」的教育發展願景,並分享國際學習共同體發展趨勢的做法,更是我們一致想要追求的願景。

衣珊指出,10451日在屏東縣唐榮國小辦理日本東京學習院佐藤學教授一場演講後,就像一顆火種,再次點燃現場的老師對教育的熱情及試著改變的企圖心,因此有志一同的夥伴們在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教學研究部姜宏尚主任的協助下,利用假日開始了讀書會、共備及觀議課的學習,必須說明的是,在學共中建構的專業成長強調惟有進行完整的共備、觀課及議課才會有實質意義。教師面對未來AI世代,教學的模式只有更加多元、教師的需求就如學共課程中我們關照課堂裏每一個獨特的學習個體時的所採取的策略-支持、尊重、聆聽、給夥伴、不放棄,因此深深期盼教育主管能理解共好的真義並給予教師實質且適當的支持下,就會看到教師發自內心的成長動能。


蔡衣珊表示此次研習吸引超過130位來自屏東宜蘭、嘉義、桃園、基隆、等全國各地教師報名參與,因為之前就有過跨縣市合作交流的豐富經驗因此對於此模示,深信對所有團員帶來的收穫將遠遠超過原本的想像蘇純慧老師曾說;一場動人的課堂風景,教學者必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唯有透過教學者,心的改變,才能開啟屬於自己課堂的風景」,因此讓屏東縣的老師也能擁有追求一場場動人的課堂風景的力量及勇氣,將會是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與屏東縣教師會在支持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課題與目標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895361
12月27日「106年度宜蘭縣公開課博覽會」,集結14位主動的素人教師站上更大的公開教學講台,與各層級教育者進行深層教學專業研討。這樣的教改信心,來自處長、校長等各層級直接溫暖的增能支持與陪伴。
作者:程遠茜
「代號『女一』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講話非常直接;『男二』學習表現可能沒有『男一』好,但是給他一些時間,他可以有比『男一』更好的表現和想法,也請各位老師待會觀察不同孩子的狀態……」這是大同國小松羅分校數學老師林正琦,在孩子正式進教室上課前的「說課」時的前情提要。承接校長說明公開課參與注意事項後,林正琦清楚介紹預計教學目標、上課流程,以及,非常重要的學生學習狀況。
「106年度宜蘭縣公開課博覽會」在宜蘭縣羅東鎮成功國小、東光國中兩個場地展開,集結宜蘭縣各地共12校、14位素人教師帶著各自班級,一起對外公開授課。與會者不僅有中小學教師,更邀來日本「學習共同體」大師佐藤學、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畫(QSIP)」顧問委員會委員湯才偉博士、學校發展及研究組呂斌博士共同參與,相互學習討論每個教學相長的細節。

校長、教師議課聚焦在教學、孩子

這次博覽會,並非一般官方年度示範教學,而是由14位素人教師自半年來的研習學習後,主動爭取更開放的教室,邀集更多人一起參與,仍在不斷轉變的教室風景改造歷程。
博覽會上午公開課流程,從介紹課程及學生狀況的「說課」、參與者分為「內觀」與「外觀」的「觀課」、到最後大家集思廣益的「議課」,讓各層級的教育者一起坐在教室裡,仔細記錄孩子的學習狀況,更聚焦的討論專業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語言等面向。
換到國小自然領域、國語文領域等教室的「觀課」時間,《親子天下》記者看見內觀外觀老師的觀課筆記上,細細記錄台上老師教學指令、以及每組學生課堂間的反應與表現。最後的「議課」時間中,見校長、主任、老師等各層級的教育者,紛紛就著剛才的紀錄筆記,以專業的角度與態度,共同討論課程設計、教學成效。
然而,談論的出發點,都不是探討「教法」,而從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習互動狀況回推:這樣的分組組合效果如何?何時處理孩子之間的學習互動?這樣的語言引導有什麼效果?之後教師要注意那些學生?
「『學習共同體』 就是希望沒有任何孩子、教師、甚至校長落單,」佐藤學在下午講座時強調,教育改變必須要教育現場的每個人,要能協同、信賴、尊重、互惠,教與學間沒有人受孤立的「共好」,才會讓教育有新氣象。
互助共好,宜蘭教育往前進
這樣的共學共好,讓教師有很多意外改變想法的機會,也讓外來參與者感受到宜蘭的教學活力。
教授國小語文科的孝威國小教師張芳嫻就分享,參與前後,短短幾個月就打破自己原本的分組概念迷思,「以前都覺得我的課做到了小組學習,但這次跟大家共備議課才真正釐清什麼是『以學生為出發點』、『看見弱勢學生』等的小組學習,」張芳嫻說。
遠道從香港與會的呂斌博士另外分享,幾年前到台灣觀課,覺得香港走在比較前面,但這次卻覺得兩邊非常相近,尤其是宜蘭的校長的領導,是香港所沒有的樣貌。「一開始我會有疑問,讓校長也公開授課到底好不好,但林文生校長給了我解答,說校長帶出的是一種願意學習的氛圍,這讓我想帶回香港和大家討論討可能!」呂斌表示。

處長直接陪伴,素人教師往前衝

要大家往前衝教改,當然不能空談理念,有目標的願景、實質有效的領導陪伴,更是台灣教育改革重要的第一槍響。「簡處長一來,很直接帶工作坊、直接陪伴現場,」教育輔導團課程督學朱瑞珍老師、陸昱任老師分享。
宜蘭教育處處長簡菲莉即將在明年二月初退休、結束短短一年多的任期。不過,她以之前中正高中校長領導新課綱願景的經驗,再落地宜蘭,試圖帶著宜蘭教學團隊,在108課綱正式上路前,有能力找出自己的樣子。
「我們希望跳脫『前導校』、以『前導縣市』的概念,推動未來三年的12年國教前導計畫,」簡菲莉進一步說明,在過去經驗當中她發現,做出學校特色課程的前導校經驗,並不一定能夠讓其他校複製,這次她拋出地方層級的前導縣市概念,期待團隊能共同走出屬於宜蘭自己的教改經驗。
如今他們不僅發願,未來三年每年12月27日都要讓大家想起「宜蘭公開課」,也已經規劃出未來一整年的教師、學校增能課程,期盼宜蘭每個學校、每個老師都能各取所需、動起來。

宜蘭跨越層級的增能陪伴,讓更多教師有了強而有力的支持,此次公開課博覽會上,看見原本對教改躊躇猶豫的面孔,增加了站上更大教學講台的信心,讓宜蘭教室的風景,開始有所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