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懷教學輔導手冊
壹、教學活動
一、團體討論 1
二、自然體驗 2
(一)眼耳道靈<五感體驗之眼、耳>(語文、綜合)
(二)視亡摸效應<五感體驗之身>(語文、綜合)
(三)毛不毛有關係<五感體驗之身>(自然、社會)
(四)毛毛賞味家<五感體驗之舌、鼻>(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五)毛小子的想像<五感體驗之身>(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三、我來畫校園毛柿綠地圖<校園延伸到校外>(綜合活動)
四、我來探詢毛柿小姐的來歷<訪問歐爺爺、了解中山路毛柿的由來>(社會、綜合活動)
四、我來演一齣戲<編寫劇本、運鏡認識>(語文、藝術人文、綜合活動)
五、我來當作家(閱讀柿懷,從各種不同角度閱讀,選擇其中一種角度閱讀)<語文,藝文>
六、跟著毛柿去旅行(行程規劃、校際交流,戶外教育)<社會、綜合活動>
貳、知識小博士
參、唐榮國小與周遭環境的毛柿,毛柿物語
肆、參考書目、網站及延伸閱讀建議書目
伍、
關於<柿懷>
簡介<請幫忙修改潤飾>
唐榮國小是屏東市百年老校,校園中庭北側有一棵母毛柿,南側圍牆落葉堆肥區旁有一棵公毛柿,因為校舍隔離兩者的視線,無法看到對方。每當仲夏時節,母毛柿上粒粒飽滿的橘澄澄果實令人垂涎,而只開花不結果的公毛柿,靜靜在校園邊陪伴著師生以及來此打球、運動的鄉親們。以換位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是這兩棵毛柿樹,對於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景物變換會讓我們有甚麼樣的感受呢?這樣的感受可以如何表達出來,讓人們知道他們的想法呢?於是想像的翅膀開展起來。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的考驗及挑戰,「放下」是我們一輩子要學習的課題。希望「柿懷」繪本,能讓你了解「釋懷」的美好,把握當下,迎接每一個燦爛的朝陽。
作者:屏東縣屏東市唐榮國民小學
方雅靜、陳佳君、鄭羽彤、鄭淘月
出版:中華民國108年1月
ISBN:978-986-05-8248-2
主旨:(這是多出來的,餉潭給的版本沒有,我自己多加的)
自在
|
放下
|
放寬心
|
隨緣
|
柿懷
|
不計較
|
何苦呢?
|
不煩惱
|
不執著
|
故事大意:原因 經過
結果 <請幫忙修改潤飾>
孤單的毛柿小姐和校園出現的鳥類對話後知道身旁周遭還有其他同伴,在了解的過程中,心情從開心到難過,最後因為感受了雞蛋花的積極態度而放下悲傷,勇敢面對自己的未來。
引導觀念<請幫忙修改潤飾>
校園植物是美化校園,讓校園富生態的主要角色,也是師生可以運用的自然學習素材。樹一旦種下了,他本身無法移動,視野也縣,而校園的建築也會限制它們的視野。原本生活在恆春半島的毛柿被選擇種在校園內,這樣的選擇令人玩味,透過發掘它與城市人文及自然生物之間的互動,探討人類可以如何對待這些樹,另外透過毛柿小姐對自己身世的探尋,從在意到寬心的自在隨緣,傳達放下不計較的正面生活態度。
思考討論<幫忙想想這些提問適合嗎?>
1.
你聽過毛柿這種樹嗎?你知道這種植物的特色是甚麼嗎?
2.
你在街道上看過那些行道樹?你喜歡這些行道樹嗎?為什麼?
3.
故事裡提到了哪些鳥類,這幾種鳥類,你對誰最有印象?為什麼?
4.
毛柿聽到紅尾伯勞的敘述後,心情上有了甚麼樣的變化?請詮釋你感受到的。
5.
書中唯一出現的人類,你覺得他是甚麼樣的角色,作者為何要安排他。
6.
恆春半島高位珊瑚礁上的環境有台灣獼猴、梅花鹿等野生物種,你去過墾丁熱帶植物園嗎?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和家人一起規劃一趟”跟著毛柿去旅行”,到毛柿小姐的原生地走訪。
7.
讀完後你可以靜下心來1分鐘,想想一件曾經讓你非常在意的事,不管現在釋懷與否,請你整理一下思緒,然後分享給周遭的朋友聽。
活動方案<幫忙想想這樣的活動適合嗎?可以如何修改>
主題一:毛柿好毛
< 眼耳道靈>
< 視亡摸效應 >
適用階段:國小低、中年級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材料:棉布手套或塑膠手套、塑膠袋、學習單、筆、手臂等身體可碰觸物體的部份
活動說明:
1.顧名思義,毛柿這種植物有許多毛,但是不是全身上下都有毛呢?除了透過眼睛的觀察外,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同時以聽覺來感受毛柿所身處的環境,並想像自己是毛柿的角度來說出毛柿的心情。
2.指導孩子利用觸覺感官和植物互動,因為中年級的孩子已經學過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基本構造,所以進行這個學習時,剛好可以應用所學,分辨出毛柿長毛的部位名稱。
活動流程:<請幫忙修改潤飾>
<眼耳道靈>
1.指導孩子以視覺及聽覺來描寫及紀錄毛柿的外型(高矮)、樣態,樹皮顏色等…。
2.指導孩子傾聽毛柿與四周環境的互動,想像自己就是毛柿的來感受及分享毛柿的心情。
2.在感受的同時,講師簡單介紹「毛柿阿姨」的生平,並接受孩子們的個別提問。
<視亡摸效應>
1.指導孩子以觸覺來體驗毛柿的葉,樹幹,果實等觸感。
2.指導孩子嘗試說出並形容觸碰的感覺。例如:毛毛的,柔順,像天鵝絨布…等。
3.指導孩子運用所學分辨出毛柿長毛的部位名稱,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學習單(待設計)
主題二:一起來玩毛毛
<毛不毛有關係>
<毛毛賞味家> <請幫忙修改潤飾>
適用階段:國小中、高年級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材料:放大鏡 15x/60x/2-3x、塑膠手套或棉布手套、寬口水杯(700-2000c c飲料杯),淘汰
的牙刷、湯匙/水果刀/衛生紙/紙盤。
的牙刷、湯匙/水果刀/衛生紙/紙盤。
活動說明:
1.毛柿的果實為什麼要長毛?這些毛有甚麼特別的用意?從文獻資料中得知毛柿會出現在以海漂為主的熱帶海岸林,所以它的果實也能浮起來嗎?
2.透過不斷的提問,引導孩子進行毛柿特徵的探究,探詢可能的答案,並透過實驗設計,一一釐清及推論出答案。
3.為何在市場沒有毛柿這種水果可買?從各個層面來探究原因,最後親自品嘗毛柿後,重新提出自己的觀點。
4.品嘗之後,嘗試以毛柿果實的優點,開發出產品,並為這項產品做推薦廣告。
活動流程:<請幫忙修改潤飾>
<毛不毛有關係>
1.果皮上覆蓋滿滿的白色絨毛,絨毛直立,往同一方向刷就能看到滿滿的白色絨毛,使用放大鏡協助觀察得更仔細。(掉下的絨毛沾在手臂會有點癢,可以用肥皂水洗淨來止癢,不然就帶手套操作)
2.保持果實原樣丟入水中看果實沉浮。(多數都會浮,但只露出部份在水面上)
3.觀察並思考果實浮起來的原因。(果皮上的毛因為很密,表面會排出氣泡,如同蓮花葉的奈米效應)
4.嘗試以牙刷將果實表面的毛全部清除,然後在放入水中觀察沉浮現象。
5.實作以上步驟後,請學員思考及推測毛柿與「海漂植物」之間的關係。(同時可引導孩子提出其他可實驗的想法,例如:這樣的果實可以浮多久?)
<毛毛賞味家>
1.將果實外表洗乾淨,果蒂去除。(撿取的時候,注意果蒂覆蓋果實的部份易發霉,長白色的黴菌) <可以準備顯微鏡等工具讓孩子觀察長在毛柿子上的黴菌>
2.以刀子等工具切開果實,觀察內部結構,再以湯匙等餐具挖出果肉,細細品嘗體會及享受果實的味道,嘗試描述食用的感受並寫在學習單。
3.小組分享品嘗的感受後,一起思考及討論以毛柿做為產品開發等經濟可能性。
4.展示小組討論的成果,並規劃產品企劃案。
學習單(待設計)
主題三:毛小子的想像。 <預約一個它> <跟著毛柿去旅行>
適用階段:國小中、高年級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材料:菜瓜布、保特瓶、紙膠帶…
活動說明:
1.毛柿的別名烏木,木材質地堅硬,放於水中會沈到水底,是名貴的黑檀木之一,除才木材為沉到水底,還有哪些構造會沉到水裡呢?
2.毛柿母樹結果後,落在株下的果實腐爛後,種子發芽長出小毛柿,將這些小毛柿移植讓它們長大。除了移植樹下的小苗之外,能不能直接撿拾毛柿的種子來種出小毛柿呢?怎麼做?
3.文獻指出毛柿在台灣的原生地是台灣東部及南部森林。究竟毛柿主要生長在台灣南部的哪個地方,那個地方有甚麼特別的環境,附近還能發現什麼樣的生態?規劃一趟戶外旅行來探究吧!
活動流程:
<預約一個它>
1.取出種子做童玩競賽(種子外層裹有黏液,將有黏液的種子放在手掌心,握緊手心可順勢將種子滑射出去)後,將種子去除黏液,觀察種子的顏色及種子放入水中的沉浮來推測毛柿別名「台灣黑檀」及「沉木」的用意。
2.種子培育毛柿的方法
(1)種子浸泡水中 每天換新水
(2-1)水養:將露出芽點的種子放在裝滿水的保特瓶口上,芽點朝下觸碰水,等到小苗冒出,根長6-7公分後,再移植到盆土內。
(2-2)盆土:將露出芽點的種子放在裝培養土9分滿並已澆水濕潤的盆器上,芽點朝下往土中埋一半,每天保持濕潤並放在間接陽光處。
(3)觀察及紀錄種子發芽情形。
<跟著毛柿去旅行>
1.以FB、社群網站來邀請大家告知毛柿的蹤跡,製作屏東市校園毛柿地圖。
2.調查屏東縣那些道路以毛柿做為行道樹,製作屏東毛柿行道樹地圖。
3.小組規劃到恆春半島探究毛柿林的戶外學習旅程。
學習單(待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