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學生習慣當學習的客人,一下子要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還真的不容易。 


今天和學生共讀一篇姓別平等的文章(忘了拍照,先以上一周的文章照片頂替),請兩位學生當主持人,以關鍵字的方式,文章共四段,利用八個關鍵字讓班上學生包括老師都沒看過文章的情況下,去推敲文章的內容,最後整理成這篇文章的主旨。學生真的太習慣當客人了,我努力的讓學生去討論,努力的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努力的讓學生傾聽別人的話語,努力的讓學生知道這種學習的用意,我努力的….我怎麼覺得有好多的努力都不到位。班上的回答還是集中在那些平常習慣發言的學生,其他的還是習慣當學習的客人。應該是我的火候還不夠熟稔吧!就這樣我努力了30分鐘,其實我有一點沮喪。接著做總結,不過意外的,學生的回饋是不錯的,因為從他們的回答讓我知道,他們能精準地掌握學習的重點。最後我利用5分鐘問了那些已經被設計好有正確答案的題目,例如紅**的太陽,綠**的草地,孩子回答得很起勁,我也感受到孩子愉快的氣氛,就這樣進行到打鐘下課,這時我突然想到,這樣大聲的課堂風景,和學共寧靜的革命是否有衝突呢?不過我沒有因此沮喪,因為我和學生在當下都感受到很快樂,我想,我們還是習慣這種鬧哄哄的氣氛吧!哈,要改變舊習是不容易的呢!

這是目前班上的座位安排方式,今天跟學生提,要變成小組的座位,他們滿心期待,不過當他們了解我的用意之後,都默然了。我說不急,我們慢慢來,請他們先依著鄰座的同學進行2人討論,日後進步到4人1組,到最後我們以抽籤的方式來試試看。
討論期間,班上那位資優生建議,將學生分成乖與不乖,讓乖的和不乖的學生坐在一起。好獨特的想法喔!我內心這樣想著,不過這行得通嗎?我立刻點頭必回應他這是一個好點子,那麼我們來了解看看,認為自己乖的請站起來,哈,沒有一個站起來…我換了個問法,那麼,認為自己不乖的請站起來,這回只有一個學生沒站起來了,我要講的是,毫不猶豫,沒被影響喔!哈,真是太出人意料了。當然,這個方法行不通。其實我告訴他們分組的用意是希望小組間能夠培育出傾聽共學的關係,不管被分配到哪一組,討論時,每個人都要融入討論中,都可以講出自己的想法,討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傾聽,要仔細及耐心的將同學說的話聽完,這個時候的發言沒有好壞對錯,重要的是還是傾聽。並且能發展自動的協同學習的關係。依能力分組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是,那些被認為弱的學生可能會依賴強的學生,讓強的學生主導學習,自己變成學習的客人,況且強的學生也不一定喜歡這樣的角色,這樣的氣氛就不是寧靜祥和,可能有不甘願的情況,如果再以加分來激勵比較的話,這不是老師想要的柔和及謙遜的學習風景呢!他們應該聽不太懂,不過這是學共要努力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