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唐榮基地班第二次共備


5月6日,唐榮基地班 第二次共備,全體成員到齊,開心地進行第二次共備。
會議內容如下:
會議時間:106年5月6日(六)
會議內容:唐榮國小基地班第二次共同備課
主持人:夏可泰 紀錄:胡詩怡
出席人員:唐榮國小夏可泰、水泉國小胡詩怡、社皮國小許佳莉、車城國中蔡瑋芳
討論事項:
一、 佳莉愉快又有成就的分享她在班上操作的語文課<五月 風箏 少年>,將課文內容轉換成作文書寫的準備。
二、 如何引導小朋友了解作者和媽媽的相處模式,這裡頭可以讓孩子學到勇敢,老師引導孩子,鼓勵孩子有問題就舉手,老師過去支援
三、 這樣的教學方式達成以下的目標
 (一) 小朋友分組時能安靜的小討論
 (二) 小朋友從部會舉手到願意舉手
 (三) 不愛寫的小朋友也能突破自己
 (四) 弱勢組的孩子加入地、事、山坡上 放風箏
 (五) 依不同情境,讓孩子做角色扮演,讓孩子完成前傳
 (六) 有小組寫下故事是媽媽過世
 (七) 寧靜祥和完成故事的編寫 補充說明:這一篇文章是佳莉老師特別找出額外的時間,依著<五月 風箏 少年>的內容,自己先設計討論紀錄單,目的是讓孩子經此文的引導,能以小組的方式來討論作文可以如何編寫,因為重點是編寫作文,所以一開始就進行內容深究。
可泰:這樣的教學很棒,是否有機會找時間再操作一次。
佳莉:這次的教學成效很理想,值得推廣。
可:不清楚後來學生的成果是甚麼?
佳:小組討論每一段後,就分組發表,讓孩子可以自由加入別組的點子,豐富自己的作文。 可:每一個孩子的情況是否都投入 佳:有個孩子在情緒中,自成一組,一直在寫負面的話。 可:對於這樣的孩子,建議要掌握他的情緒,如果他還無法融入學習,就讓他靜靜的處理自己的情緒,老師千萬不要因此動怒。
詩:目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到哪?甚麼時候能寫入作文簿。
瑋:預計幾節課完成。 佳:沒有預計幾節課,因為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
可:建議佳莉持續地完成這個教學活動,並一一做文字紀錄,如果可以,也把這樣的教學紀錄寫成學共的教案,下回備課時一起分享。
四、 請大家針對讀完教師的挑戰第三章<創造合作探究的教學>做讀後心得分享,或者對於文中有疑問或不了解的內容提問。
 (一)以小朋友學習為中心如何去達成 1.要有耐心,書中提到許多老師花了6-8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操作。 2學習如何慢慢地將學生的討論聚焦。 3.不輕易下任何評論,說好或差。 4.搗蛋或情緒不佳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下很難搗蛋。 5.老師要控管自己的情緒,當老師靜下來,小朋友也會靜下來。 6.隨時將自己歸零。從頭做起。 7.懂得將學生學過的知識反芻,再拿出來用,做到舊知與新知的連結。 8.串連的技巧要多練習。
 (二)學共的特性 學共裡,不會強調加分,孩子自己就會討論發表。舉三年級的綜合課,讓孩子暢所欲言,老師引導而不將自己的理解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建構自己的理解,透過老師的引導,語文本對話,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的過程。
 (三)好的教學VS好的學習,老師要問自己首要追求的目標為何? 與其是一個好的教學,還不如讓孩子能享受當下的學習,自自然然的學習才是幸福的學習。當孩子愛上學習,會自己決定如何學習。
五、備課—詩怡的教案
 (一)如何串連孩子的發言
 (二)先丟食農教育的問題,讓小朋友先思考問題後再去討論,聚焦,最後共同決議要進行的模式,模式的優缺點再??? <可泰的建議:帶著孩子以關鍵字的方式,快速的瀏覽之前做過的農事及重點,再對學生提問食農教育的問題>
 (三)教學者自己提出的問題 1.擔心孩子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討論完 <可泰建議,如果孩子討論得很熱烈,已經下課還是無好討論完,除了老師要掌控討論的進度之外,也可以再留一點時間,讓孩子繼續完成討論,但要先與孩子做好限時的約定,讓孩子學習抓住重點來說,千萬不要讓孩子熱烈的討論就因為時間不夠而嘎然停止> 2.為什麼孩子無法討論出自己的東西 討論記下來即可??? 3.正課上不完怎麼辦?回應:老師有高度的教學自主權,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步調,取得家長的認同,課文有所取捨,更進一步的學習才有成長的可能性。
六、 詩怡的讀書心得分享 (一) 學習主題:傾聽彼此的聲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二) 知識概念:自然課熱漲冷縮的實驗;自然課種菜、賣菜的過程;國語課的俳句、課文內容深究;社會課的家庭空間分配
(三) 情意內涵:體貼與包容學生的差異、形成春風化雨的課堂、享受當的學習。
 (四) 技能學習:傾聽每個小朋友的發言,串連小朋友的發言,讓每一個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
 (五) 轉化應用: 1.重建上課的流程,設計問題,讓孩子有更多討論與對話。 2.掌握概念,澄清小朋友迷思。 3.老師要充分地聽,孩子能充分地發表。
七、可泰的教案備課,以<螢光再回來>繪本引導學生認識平地螢火蟲的生態及面臨的生存問題。第一節課,佳莉提出如果學生看完繪本後,會不會有學生會以第10頁的觀察來回答問題,設計者是否會考慮而微調原先設計的題目。經過討論後,這一題將頁數從p4-9改成p2-p9,p10的頁數,因為考量概念知識的完整性,所以不考慮放進來,但是觀課時,請觀課者特別注意有無這樣的情況發生,然後議課時,大家提出來討論。另外一個理由是,教學設計者認為,平常孩子讀繪本會以文字為主,圖畫的觀察及停留時間到底為何?他們究竟會如何表現,是否會仔細觀察圖畫裡呈現的意義,這部份很值得探討,所以盡量保留原題目,來探討孩子的學習狀況。
八、決定下回備課的時間:預定6月4日。需要大家提供意見。因為6月7日就要觀課了。
九、散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