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1070409 潘朵拉社群 學共備課(自然) no.4


該是備課的日子了,這次預定授課的老師是添福老師,他上自然,大家幫他備課,由於大家在不同的學校,所以只好利用下班的時間來備課。這次選在教產會備課,5點半開始,7點結束,效率挺高,還吃了一堆的鹽酥雞,謝謝純慧的張羅。就如學共的精神,大家要互相支持,共學共好,加油!

107.4.9  潘朵拉社群  振興國小基地班 B
會議地點: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
出席人員:施純慧老師、蔡添福老師、鍾詩永老師。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開門見山
由於臨時接到通知,晚上7點要趕回家,所以沒甚麼閒話,到齊之後就直接備課。這次幫添福備自然課,範圍是南一版六下鐵鏽及防腐,時間喬了喬,為了配合4月24日的觀課時間,所以備課內容就選擇食物發霉了這個教學活動。
感謝添福印了教師手冊的內容,不過日後備課最好還是有學生課本為優先考量,這樣才能依據課本內的圖文來真實的備一場符合當時情境的學習。




教師手冊備課
教師手冊清楚的交代了第一節課的流程,從情境推想到發現問題到實際觀察,一節課裡讓學生探究食物腐敗的原因。了解學習的脈絡後,我位夥伴們介紹自己發展的自然科的佩斯教學法,以下是佩斯教學法的介紹

以喚起熱忱
(Passion)、集中注意力(Attetion)、實際體驗(Experiment)、分享啟示(Share),四個階段帶領孩子學習。
  喚起熱忱的階段是讓孩子貢獻自己的經驗及知識,一起拼湊出對主題的認識及想像。方法是提供九宮格,主題寫在中間,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對主題的任何感受及想法。

  
集中注意力的階段是引導孩子安靜的自學,從規定的文本中找出關鍵字及重點,其間還可以和隔壁的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發現,交換彼此的想法,同時間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該文本的關鍵字空格,然後邀請學生說出自己認為的重點,沒有說出和老師一樣的重點則寫在空格旁,當說出和老師一樣的重點時就寫入空格內,然後引導學生解釋這個重點的意思,從中慢慢的釐清課文要學習的內容。


  
實際體驗的階段是引領學生找出實驗的方式包括器材、方法、步驟,然後讓學生小組進行實驗,從實驗過程中,從安靜等待、尊重及互學的基礎下、學習觀察
、分類、應用數字、應用時空關係、測量、推理、傳達、預測等八項基本過程技能。
 

分享啟示的階段是帶領學生針對實驗結果來回想原先的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及實驗設計的脈絡中,有甚麼需要注意或改進的地方,並從中學習到形成假說、解釋資料、下操作型定義、控制變因及設計實驗等五項統整的過程技能,或是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學習的重點,甚至從思辯論証的歷程中來建構個人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彈性調整
  另外還分享開始新學習活動前的練習簿或測驗卷的前後測使用策略,目的除了解決家長的花費沒有白白浪費之外,還能以前後測來檢視學生的學習用心程度,學生也能以此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將心思花在不懂的學習問題上,加倍學習的效能。

大家聽了似乎很快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我也希望大家可以試著操作看看,一同來改進其中的缺失,發展出更完整更全面的佩斯教學法。

所以當我們回到教師手冊內的教學流程時,發現可以很快的將佩斯教學法運用在教學內容中。以下是以佩斯教學法簡單的設計教學

一、喚起熱忱,主題是食物發霉,利用九宮格方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對主題的任何感受及想法。(學生自由發表)

二、集中注意力,學生從規定的文本中找出關鍵字及重點,其間還可以和隔壁的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發現,交換彼此的想法,同時間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該文本的關鍵字空格,然後邀請學生說出自己認為的重點,沒有說出和老師一樣的重點則寫在空格旁,當說出和老師一樣的重點時就寫入空格內,然後引導學生解釋這個重點的意思,從中慢慢的釐清課文要學習的內容。因為沒有課文,所以我猜想裡頭應該有黴菌這個字眼。(與文本對話)

三、實際體驗,學生操作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黴菌的構造,並自由發表自己的發現。

四、分享啟示,學生針對觀察結果來歸納或論證造成食物發霉的原因並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添福聽完後,對於整節課的教案已有初步的雛型,接著就等添福將教案產出,我們再幫他修改囉!

不一樣的聲音
詩永出現了,詩永總是能帶來不一望的思維,雖然個人覺得這套佩斯教學法應用在自然科的學習還蠻順暢也簡單易懂,所以心態多少會苟安,而沒有往高品質的學習來挑戰學共的卓越精神。經詩永一提,如當頭棒喝,立刻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是一個教學活動接著一個教學活動的進行,活動之間是否有深淺的串聯,如果有,要不要將單元內所有的教學活動都看過一遍,然後設計不同層次且有連結學習關係的教學活動,例如學共發展出來的三星二架的數學教學模式,也就是打破重組原來的教學步驟,提出反向學習流向的學習策略。

例如,這個單元的教學順序是食物發霉了,接著是黴菌喜歡的環境,最後是食物的保存。如果一開始先認識食物的保存,再來是探究黴菌喜歡的環境,最後歸納總結黴菌讓食物發霉了。寫到此,這讓我想到我之前設計的溯本清源教學法,一開始從生活中的情境開始,像學生提問,為什麼我們要保存食物,有甚麼樣的食物保存法,這麼多保存食物的方法為的是甚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發展出保存食物的方式,環境中有甚麼因素影響了我們必須保存食物,保存食物不當會發生甚麼事,發生的這些事究竟是甚麼造成的,這些東西要如何才能發現,他們和食物有甚麼關係?
這樣不斷地提問,最起碼要提問7個為什麼,透過連續的提問來論證這裡頭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像是學科學,而不是做科學,是另一種不同以往以觀察實驗到歸納結果的學習模式,而是以經驗及知識的不段論證即辨思來找到學習的答案。

自然的教學模式需要這樣反向學習流向的學習策略嗎?其實這是可以去嘗試的。

總之感謝詩永帶來不同的聲音,接著就是等添福生出教案後,再來修整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