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1070525大同國中觀議課-(地理教學)

終於、終於、可以看國中老師上學共的課了。這次是本基地班優質再優質的天龍老師授課,他好用心,非常認真地備課,備到最後還生病了,據說是得到"一種無法上課的病",可見天龍老師的用心,給自己多大的壓力,不過壓力下的產出,讓人驚豔的要命,再加上備課時,參與老師給予強大的協助,反覆的思辨再思辨,讓這次的教學備受期待啊!
天龍老師真的很俏皮,一會兒得到"無法觀課的病"、一會兒得到"無法上課的病"、一會兒又得到"攝影恐懼症",殊不知,學共教學現場拍的主角是學生啊!哈哈,而且這些病,只要上完課後就好了,真的

107.05.25  環教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觀課地點:屏東縣屏東市大同高中1-10
觀課內容:7年級社會/台灣的區域特色
觀課教師:夏可泰老師、凃淳益老師、宋莉瑛老師、蔡衣珊老師。
授課老師:利天龍老師

觀課人:唐榮國小/夏可泰
觀課記錄(第四組)
遊戲學習階段
一、議會質詢
二、區域經營
三、環境考驗
四、政策發酵
學生代號
1:洋 2:誼 3:廷 4:倢
遊戲一開始 1很興奮的往後看然後回頭看著桌面上的東西 這時坐在鄰座的2主動找1聊了一下,老師講規則時,全組都非常用心聽。接著2很主動的與1及4交換意見,然後1很認真研究桌面上的圖示,3很安靜沒有與大家互動,眼神偶爾會看對方
一結束進行二時,2的眼神一直搜尋小組其他成員,試圖從中得到正確答案,1一直都保持著笑容,帶著快樂的心情學習,3還是很鎮定,雖然不會出言討論,不過會安靜地看著組員,整體來說,小組成員的討論都是輕聲細語。2及1的互動較為熱絡。
三,當1及2聽到老師解釋災害係數的影響時,露出驚訝的表情,接著老師丟骰子,結果讓大家都叫出聲來,然號1開心的安排自己桌面的內容,並和全組討論,接著全組熱烈討論,2邊討論邊拿錢,4一直研究規則。老師解釋重建的規則後,2露出不甘心的表情交回錢,全組此時都很認真地進行重建。自此,1常帶著笑容主動和2和4討論,3號一直很鎮定,偶爾會參與討論。
四,老師解釋後,全部都很安靜地記錄個人第一回合的表現

接著進行第二回合
一,老師問完第3題,全組在時間內都答對,然後就開始挑建設項目的棋子,結果當老師問完第4題,全組都來不及回答。
二,1一開始就積極和2、4交換棋子,2會念念有詞並觀察別人及自己的布局。4研究3再研究2,1則是坐著很直,同時掃視其他3人的桌面,這4人從頭到尾都沒離開座位,最多原位站起來,4就會主動站請來看2的,可能是她比較矮。
三,1及2討論熱烈
四,全部很迅速地記錄個人第二回合的表現

接著進行第三回合
一,第6題還沒問完,3已經準備好答案紙並寫上了正確答案,但其他組員還是執著在挑選重建棋子,雖然3在時間內舉出答案,但未獲老師青睞,3號有點落寞但接受
二,看來大家已熟悉遊戲方式,3終於站起來觀察其他人的桌面並有更多的笑容,4及2離開座位到1及3的座位旁仔細研究,只有1是坐在原位,直挺挺地稍微往前傾看其他3位的桌面安排。這時4一直研究1號的安排並和1進行交換,3則在旁出意見,2回座位研究自己的。
三,災害丟骰子,之前聽到有人希望出現大災難的聲音,這回大家都期待能輕微一點,可見大家已融入在學習中,並且在乎自己區域的發展,最後老師丟出3的數字,大伙發出如釋重負的聲音。
四,3號主動尋求老師的協助,然後全組一起研究,2號起身離開位置並與小組討論,3充滿笑容。
最後加總自己的總分,1及2互相檢視分數並一起對4發問"你有幾分"、"你有沒有算錯啊!",此時3號已經算完在旁,一副老神在在地在旁觀看著同組的同學。

最後階段,國事會議,2及3針對災害係數有認真的出聲討論,然後2及3托腮,4扶頸,1參考2的答案,各自寫出自己的理解,經過老師兩次到組的指導,最後才由1執筆將大家的答案整合寫在小白板上。

觀課心得:
1.感覺這一組沒有明顯的領導者,大家會各自處理好自己的學習,但遊戲的內容讓大家有討論的機會,一開始雖然不是很熱絡,但也不至於冷清,隨著遊戲越來越熟悉,大家討論的更熱絡,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可見這是一場成功的教學設計,成功的教學,讓觀課者感受到學生沉浸在活潑動態卻安穩的學習,看到一場優質的課堂學共風景,很舒服的一場學共饗宴。
2.3的表現很鎮定,多數時間不會主動與組員討論,不過沒有厭煩的表情,只是冷冷或帶著微笑進行學習,常常托腮看著組員,跟觀課表中的焦點學生提到會習慣大聲說話不符合,這部分提供導師參考。2喜歡邊學邊念念有詞。

觀課人:麟洛國中/宋莉瑛
觀課記錄(第一組)
緯:較為隨性,教師進入議會質詢時,答題速速較慢,只有第一題能正確回答並獲得籌碼,其餘都是老師已結束作答後才亮答案,進入第三回合時已經學到技巧先看題後作答,但速度仍稍慢。但進入區域開發階段時為爭得民心會主動去對方的區域進行開發,常有不懂之處其組員彥及傳均會為其解惑。
彥:老師課前就給予開發案的桌遊遊戲規則,她已完整閱讀並用螢光筆註記,故活動進行能掌握整個脈絡並能協助其他同學。
傳:活動進行較為穩定,隨時都會關注緯並給予協助
子:較安靜,但遇到活動進行困難時會尋求教師協助,進入到國事會議時卻是整組最能明確分析及說出結論的人。

觀課心得
因為無法參加前2次的備課,所以踏進教室前是完全不清楚課程進行的方式,因此花了些許時間後才能掌握授課教師的核心素養。最為震驚的是桌上那一套教具,天龍老師實在太厲害了,竟然可以將台灣區域地理巧妙透過政治開發案的桌遊設計讓課程生動有趣,其內容分4階段議會質詢、區域經營、環境考驗及國事會議,同為國中地理科教師,這樣的共學著實讓我也上了一堂不一樣的創新教法,而且學生專注不吵鬧、懂得溝通及與他人互動學習才是此堂課的精髓所在,真的獲益良多。

建議:此活動進行適合已對台灣區域地理教授後進行,學生會透過此活動進行掌握區域開發及地理環境的連結。

觀課記錄人:凃淳益
觀察組別:第二組(立O、羿O、揚O、詠O、秉O)
焦點學生:
詠O-原習慣大聲說話在此教學活動中並未發生,活動中呈現出問題發問主要學生,且皆已合理的音量進行組間溝通。
揚O-原人際關係不良,常因口角而沮喪,在此教學活動中與同組學生的互動正常,同組學生並未發生排擠現象,但於最後國是會議中針對災害抵抗係數發言時,可看出全班學生仍會將目光投向該學生身上,眼神專注,而該生因誤解教師問題回答方向錯誤,經立O從旁說明問題引起全班笑聲,但該生仍誤解問題重點,立O再次從旁說明問題(口氣平和),且再次引起全班笑聲,該生自認有誤停止發言,過程中全班並無其他取笑的口語發生。
師生、生生互動狀況記錄:
立O—在師生互動次數普通、生生互動次數多
羿O—在師生互動次數少、生生互動次數普通(活動進行中皆在原位未離開)
揚O—在師生互動次數普通、生生互動次數多
詠O—在師生互動次數多、生生互動次數多(整組中最活耀的學生)
秉O—在師生互動次次少、生生互動次數普通
主要活動紀錄:
此次活動主要以議會質詢->區域開發->環境考驗->政策發酵,循環進行3次。
1.進行區域開發時,全組學生皆能依教師的引導,專注完成任務。
2.進行環境考驗時,教師擲出災害強度的骰子顯現出數字【6】時,該組發出驚嘆聲,並能在組間提出討論如何書寫於表格。其中詠O對於遊戲規則不清楚直接舉手提問教師,教師給於回答。
3.進行政策發酵時,學生對於如何記錄相互間提出討論。
4.進行第2輪,詠O顯然是該組的意見領袖,對於區域開發的操作,在其引發討論後該組組員(除了羿O外)皆能離開位子觀看其他組員的地圖。
5.進行議會質詢時,該組學生會互相提醒答案,統一獲取分數。
6.進行第3輪區域開發,組員間已能互相討論各自地圖中有那些空缺可補,因討論後給的太多,最後忘記給誰什麼,並須再次互相確認一下便於填入表格中。
7.最後進入總統大選,學生對於如何計算有疑惑,詠O請問秉O,最後直接請秉O幫他計算是否正確。揚O對於他的分數一直有疑慮,期間問了立O、秉O,仍無法解決心中疑問。
8.最後進入伸展跳躍題,該組學生仍針對上一活動無法處理完畢,顯得無法進入學習活動中。
歸納:
1.感謝天龍的精心設計(教師的提示語清楚,整體教學流程順暢),對於教學策略以桌遊方式進行有了更深的認識,觀察組第2組的學生對於此次活動投入表現良好。
2.對於學生一人一張地圖獨力完成,起初保持懷疑態度,因對於班級學生皆有能力獨立完成,跟得上進度嗎?最後發現學生皆能依教師的引導完成,有問題部分學生也以相互提問或直接問教師解決,所以原設計並無問題。
3.對於議會質詢的設計不錯,在一段動態活動後以此方式引導學生專注力於教師身上,便於掌控進度。
4.但於最後進入伸展跳躍題,該組學生仍針對上一活動無法處理完畢,顯得無法進入學習活動中。建議是否可先將桌遊教具收起來,並公布學生上一個活動的結果,在進行此活動,便於學生能更專注於問題的回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