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要怎麼死 海洋減塑

教學設計
名稱:要怎麼死~
設計者:夏可泰
教學方式
焦點討論暨價值澄清法
教學支援
助教:
教學地點
教學素材
塑膠袋、情緒簡報、學習單
中途島等減塑議題文本
教學工具
單槍、學習單、攝錄器材
教學時間
1節課
教學對象
 高年級學生
教學思考
*思考海洋減塑教育的本質:接觸海洋認識海洋、認識塑膠、知道塑膠與海洋環境生態的關係、甚麼是減塑、如何減塑、為什麼要減塑、從生命、生存、生活、生態、有品質有未來性的方向推動海洋減塑
*思考教學的方式:以塑膠島等文本,探討塑膠對海洋生命的影響,塑膠產品與人類經濟體系及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不同的生活價值觀如何影響消費的行為及海洋生態環境的面貌
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發給每位學生一種塑膠製品(牙膏蓋、夾鏈袋,塑膠袋…),請學生觀察並思考這些塑膠是甚麼,用途。3
二、準備活動:請學生發表觀察後的想法,老師協助將學生發表的內容寫在黑板,同時與學生對話最終引導出<便利>,並告訴學生今天的學習重點就是<便利>。然後老師提問,天氣好熱,老師請大家喝珍珠奶茶,不過老闆說可以提供塑膠吸管喝,也可以用鐵湯匙或其他方式喝。請問你的選擇是,為什麼?為什麼?(請學生在學習單第一部份<選擇>寫下來並敘寫理由) 5
三、發展活動:25
()   提問1:為什麼老闆提供了塑膠吸管之外的選擇讓你喝珍珠奶茶呢?便利的背後隱藏了甚麼樣的問題呢?請學生思考但不給答案。1
()   發給學生一人一張文本單,帶領學生閱讀後完成學習單第二部分<事實> (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文本卻找出一個<怎麼死的>共同事實。老師在行間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找出共同的<事實>並請學生上台在黑板上寫下,然後帶領學生一起認識並確認這些事實(怎麼死的…)5
()   請學生按照<事實>分組後,小組成員各自分享對於事實的感受(以情緒的方式帶出個人的感受,例如對於這樣的結果我感覺很無奈…),發表的同時,學生完成學習單第三部分<感受>7
()   徵求小組學生詮釋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對個人有甚麼樣的意義,曾經有過甚麼樣的經驗也出現類似的感受。(請學生完成學習單第四部份<意義詮釋>)7
()   請每一位學生對於個人觀察到的事實及體悟的感受,決定一項你可以做的行為改變。(請學生完成學習單第五部分<行動>),然後徵求學生發表個人的行動。5
四、綜和活動:7
()   帶領學生回到文本討論,這堂課的重點在於<便利>的背後還隱藏了甚麼需要關心的問題?(請學生發表,老師協助寫在黑板上)<生命、環境、消費行為、環境倫理…>4
()   下一次喝珍珠奶茶時,你會選擇用甚麼樣的方式來喝呢? 為什麼?它有甚麼優缺點呢? (請學生完成學習單第六部分<重新選擇>)3

教學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