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理論的實踐
我們要如同展翅高飛的雁群,嘗試當領頭者,分擔領頭人的重擔,一起擔負起長途飛行的任務。備課團體要持續的運作下去,不因一時的困難而阻止我們共學的動力。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108.03.15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我們要如同展翅高飛的雁群,嘗試當領頭者,分擔領頭人的重擔,一起擔負起長途飛行的任務。備課團體要持續的運作下去,不因一時的困難而阻止我們共學的動力。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108.03.15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觀課地點:屏東縣泰安國小四年甲班
觀課內容:4年級社會/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觀課內容:4年級社會/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觀課教師:夏可泰老師、利天龍老師 、陳美秀老師、宋莉瑛老師。
授課老師:凃淳益老師
出席指導:
教案
出席指導:
教案
屏東縣教師會學習共同體備課教案設計表
觀課回饋 可泰 天龍 美秀 莉瑛
授課者的回饋與心得(淳益)
觀課科目
|
社會
|
單元名稱
|
終結白色汙染之歷史共業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凃淳益
夏可泰
|
||||||||
小
組
學
生
座
位
|
第4組
|
學生特質概述
|
建佑-學習動機弱
怡安-學習力中上
正龍-學習力中上、人際關係差
盛威-特教學生、識字力弱、好動、語言發展尚可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老師說明時
1.怡安會隨著老師的說明主動點頭
2.正龍的眼神會專注地看著老師。
3.盛威的注意力持續不足,容易分心,玩筆。
4.建佑從頭到尾一直前後搖晃身體。
|
*看影片學習時
1.看到塑膠袋使用的情形時,怡安及正龍有唸讀,盛威一直玩筆。
2.老師問影片中的問題,怡安有主動回答問題。
3.正龍不會等待老師指名他就會直接回答問題,甚至主動問問題。
4.上課18分鐘後,建佑才進來教室,威勝開始專心,但還是一直玩筆,最後又發呆了。不過老師問他問題,他都會回答,甚至能笑得回應。
5.怡安及正龍的眼神表現出專心看影片,建佑眼睛的角度是平平的看著影片,讓人懷疑他是否有專心看影片。盛威不容易專心,眼神飄來飄去。
6.最後的選擇,只有建佑選擇用吸管。
|
*寫學習單時
1.怡安主動服務小組同學,分發學習單給大家。
2.該組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各自寫各自的。
3.怡安及正龍能完成學習單的學習,盛威無法寫出東西,建佑只能寫出一小部分。
4.老師提醒學生要互相分享,怡安先問了建佑,也會拿正龍的學習單來參考。老師走過來指導,正龍回答問題後,怡安問了正龍,正龍有回答她,盛威一直保持自己的學習步調,眼神飄移,玩筆。
5.第二次的分享,又是經過老師的提醒後才開始分享,但還是怡安主動發問,但是其他同學沒有回應,這讓怡安有點不開心,不過正龍有拿怡安的學習單來看,ˇ師請正龍回答,正龍
回答了,怡安也回應了老師。
|
*老師串聯學習時
1.對於老師的提問,正龍比較踴躍的回應。
2.正龍主動回答的次數說,參與叫熱烈。
3.怡安是專心的看老師,臉上能表現出學習的情緒。
4.老師問學生學到了甚麼,盛威自個兒說”沒有”,此時正龍也寫好答案了,並且回應老師”沒有”。
5.老師問學生會做甚麼決定,怡安及正龍立刻寫學習單,很用心地寫,(下課鐘聲響)盛威看著教室的外面,不安地動來動去。
6.最後的提問,怡安及正龍都有回答,正龍甚至提出要看沒看完的影片。
|
|||||||||
觀課建議
|
1. 觀課紀錄表上可以多加一行觀課者的欄位。
2. 全班的座位表可以在觀課心得與回饋的欄位中表現出來,方便議課時的對照。
3. 觀課紀錄表的背面,第一行還是要將記錄重點的欄位標示出來,方便觀課者對照。
4. 觀課紀錄表的背面,可以考慮以短邊翻頁來列印,方便觀課者書寫。
5. 進入班級觀課前,請觀課者先問好自己的觀課學生坐的位置,並依照觀課者的座位,決定是否要重新在紀錄表上標註自己方便的紀錄方式。
|
||||||||||||
觀課心得
|
1. 這個班級的口語能力還不錯,但是部份學生的書寫能力較弱,所謂我手寫我口,孩子會講卻寫不出來,這應該會影響孩子的寫作能力,如何改善,是值得深究的。
2. 這個班級的夥伴學習比較不足,可以多設計相互學習的學習橋段讓孩子間進行學習上的分享及交流。
3. 調整觀課的位子,坐入組間觀課,讓我看到許多孩子的學習細節,這般的學習風景很有趣,可以發現許多學習的樣貌,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更能應驗學習共同體所主張的學習原則,個人式的協同學習,組間的相互學習等等,讓我的觀課更細膩,掌握觀課的重點,在議課的時候可以給授課老師更受用的回饋。
|
||||||||||||
觀課科目
|
社會
|
單元名稱
|
終結白色汙染之歷史共業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凃淳益
利天龍
|
||||||||
小
組
學
生
座
位
|
第3組
|
學生特質概述
|
廷碩-學習力弱、專注力差
巧莉-學習力弱
嘉誠-專注力差
啟俊-學習力中上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引起動機階段:
1.本組四名均能舉手參與,嘉誠發言說出自己的經驗,巧莉小聲的發言,嘉誠主動替她複誦。嘉誠此時雖然玩著筆和筆芯,但能說:會收集塑膠袋,且重複使用。
2.老師播放海龜影片時,廷碩和嘉誠興奮的表示曾看過影片。嘉誠後來分心看了時鐘兩次,但是廷碩仍專注地看影片,發出阿娘喂的驚嘆!影片撥放到太平洋中途島一帶的漂流物時,甚至大聲地發出了「哇~」
3.後來四人都努力地寫著學習單。
4.嘉誠雖然偶有分心,但能很快地回到老師的教學脈絡,甚至說出正確的答案。
|
1.老師指示大家讀書ppt的內容時,四名接能專注而大聲地唸出文字內容,但巧莉和嘉誠藉機聊了一下天。
2.看影片時,廷碩和加成會複誦影片的內容,廷碩多次發出了驚嘆聲:阿娘喂~
當進行到95%塑膠包裝用一次就被丟的文本,四名皆能唸出內容。
3.目睹驚人的海廢照片,廷碩再度發出驚嘆:阿娘喂~
|
1.廷碩發現啟俊閉上眼睛,叫他睜開眼睛。
2.老師發下學習單後,本組動作較慢,嘉誠催促廷碩趕緊寫名字,他說:字不用好看!二人開啟一段鬥嘴。
3.有一幕鳥的肚子發現打火機,引起嘉誠的疑惑,廷碩就回答了他。
4.填寫學習單內容時,嘉誠與啟俊相互學習、巧莉則去看啟俊的寫甚麼。
5.組長啟俊一一詢問三名組員後,嘉誠開始玩立可白、廷碩提到是去旺角買的文具、廷碩和巧莉聊天。後來廷碩問嘉誠要寫甚麼,巧莉則靠近啟俊觀看其學習單內容。
6.寫學習單時,巧莉問啟俊「群」怎麼寫,又問恐怖的「恐」如何寫。
7.啟俊向嘉誠要立可白時,被嘉誠制止,說:打XX就好了。
8.廷碩有字不會寫,嘉誠就叫他寫注音。
9.不久大家開始分心:廷碩問巧莉為何用紅筆?嘉誠問巧莉:鞋子為何這麼大?廷碩一直要拿啟俊的某支筆,不斷干擾他,後來又跨組去要來一支白色的筆。啟俊除了和嘉誠聊天,又隔空和別組的聊天。巧莉有字不會寫,後來是嘉誠教會她。
|
看影片前,嘉誠表示自己一天買東西可以拿二十幾個塑膠袋,引發老師關注與質疑,廷碩替他說話,表示到全家可以拿到很多塑膠袋。
老師詢問同學是否曾和父母一起去菜市場時,四名都有舉手,回答也都很大聲。
教學進入事實(O)階段,巧莉提到看到塑化劑,嘉誠也積極的回應。
老師請組長發表時,廷碩玩著自己和組長的兩個鉛筆盒。
教學進入感受(R)階段時,嘉誠說出:驚訝。此時啟俊一直玩筆且發出不小的聲音引起老師的關注。後來又分心看著觀課老師的手機,說:apple的。
第三部分(I)學到甚麼?嘉誠說:不亂丟垃圾
第四部份(D)廷碩和巧莉聊天,在口中喃喃說著:小草莓、鳳梨、小番茄等與課程無關之物。由於下課鐘響,嘉誠分心看著時鐘,廷碩趴桌顯得不耐煩,啟俊揉著眼睛,並用一隻手摸著抽屜裡的直笛。
課程最後再次做選擇,本組除廷碩外,其餘三名皆願意用湯匙食用珍珠奶茶。
|
|||||||||
觀課建議
|
1.現場觀課者的位置與觀課紀錄表有別,在紀錄時產生困擾。紀錄者的座位是背對黑板面對學生,故經常要反覆翻轉座位表以便查驗紀錄是否正確,耽誤不少時間。建議觀課者的位置或是學生座位表的配置可以適當調整。
2.此次觀課座位非常靠近學生,雖然看到不同的風景,可是正因過於接近學生,引發一位學習者分心察看觀課者的手機,從而干擾了學習。是否有必要如此進入組內觀課,似乎可再討論。
|
||||||||||||
觀課心得
|
1.本組學生書寫能力稍弱,但答題與口說發表的欲望強烈。影片與照片頗能吸引本組學生的關注,過程中本組同學皆能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偶有分心之舉,但能夠很快再次進入到學習的脈絡之中。
2.嘉誠雖然貌似專注力差,上課會玩其他東西,然就本節學習過程觀之,似乎顯現其聽覺型的學習特質。3.巧莉的書寫能力似乎較弱,然而也能主動求助,透過同儕互助,也能完成學習單內容。
3.影片與照片頗能吸引本組學生關注,適當地融入資訊科技,仍舊有其必要。
|
||||||||||||
觀課科目
|
社會
|
單元名稱
|
終結白色汙染之歷史共業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凃淳益
陳美秀
|
||||||||
小
組
學
生
座
位
|
第 1 組
|
學生特質概述
|
源俊-專注力差、學習能力弱
志強-較好動、喜歡發言、坐不住
俞辰-成績佳、較文靜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兩位學生都能專心寫學習單,只是張生對文字的書寫較弱,因此有所停頓,而潘生在意自己的書寫內容,因此用立可帶修改數次,可見相當在意自己所寫。
在課程開始時,老師拋出使用塑膠製品、吸管等問題,讓學生閉眼舉手回答,經過課程的學習後,老師又請學生自省,是否會使用吸管或湯匙時,學生能回應使用湯匙,可見,學生透過課程學習,能表現出使用湯匙是對生態環境比較好的。
|
張生:鐘響、上課後才進教師,但很快就跟上學習,對於老師呈現在PPT上的文本,除了會注意看,不自覺的右手手指頭會摸鼻子,有時會摸嘴巴,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反覆好幾次,但似乎不影響學習的專注度,對老師的提問,會舉手想要回答。
潘生:眼睛會注意看PPT的內容,對於文本的學習表現,表現較文靜,偶而也會舉手想要回答問題。
兩位學生皆能專注觀賞影片。
|
張生書寫完ORID學習單(老師提醒各組討論),會主動向組長(潘生)問妳看到甚麼,但因潘生未寫好,就跟張生說你先說,張生就回答自己學習單寫的內容,我看到……,而潘生卻持續寫學習單,未做回應。兩位學生之間的互動少,未能發揮有效的夥伴學習。
在課程接近尾聲時,潘生轉頭與第二組黃生互動,表達自己的意思。
|
對於老師的提問,張生常舉手,比較踴躍的回應,而且說出的語句通順。
老師會提醒學生互相討論,並引導學生將ORID的四部分串聯,而不是只寫片面詞句。
老師提醒潘生在書寫文字時,不要一直用立可白修正,會影響書寫的速度,及小組討論的時間,但潘生依然故我。
|
|||||||||
觀課建議
|
1.觀課者與學生平行而坐,觀課時,無法看到學生學習的全貌,如表情、肢體語言等,因此是否需調整觀察的方位;反思,如果面對學生時,是否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也是需要慎思的。
|
||||||||||||
觀課心得
|
1.本組有三位學生,一位學生請假,所以只觀察2位學生,因此在夥伴學習方面,是否會因人數少,彼此互動也會受影響,但也不是絕對。
2.兩位學生書寫速度慢,壓縮討論的時間,雖有老師的提示,還是無法呈現學生間的互動。
3.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偶會有不自覺肢體動作,但似乎不會影響學生學習。
4.教師整個教學過程,緊湊,聚焦、卻有條理,能引導學生專注學習,思考、討論,達到教學成效。
|
||||||||||||
觀課科目
|
社會
|
單元名稱
|
終結白色汙染之歷史共業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凃淳益
宋莉瑛
|
||||||||
小
組
學
生
座
位
|
第2組
|
學生特質概述
|
筱璇-學習力佳
聖緯-學習力佳
國仕-專注力較弱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仕:引起動機結束後,該收開始玩運動服,但教師提問仍會回答問題。
討論過程中,他組回答仕和緯開始討論仕的鉛筆盒機關。仕是完全無法聽他人答案,持續把玩身邊的物品及搖椅子,呈現專注力不集中狀態。
璇、緯會思考及寫下自己的想法。
|
仕:影片欣賞時,手開始玩自己的下巴。
緯:對塑膠袋對海中生物的影響頗感興趣。
在整個影片觀賞時,此組成員是淡定並無過多的反應及表情。
|
ORID討論時間
1. 看到什麼?緯指派組長,未積極主動詢問同組成員,直到教師第二次提醒仍無回應,最後是璇主動找他討論,勉強回答看到烏龜肚子有塑膠品。
2. 感覺什麼?此時教師改指派璇當組長,能主動找緯討論,但未問到仕,仕責問教師說,可以寫驚訝嗎?
3. 學到什麼?璇回答—不亂丟垃圾。
4. 怎麼做?璇回答—不要跟店家拿塑膠袋;緯—自備環保袋。
|
引起動機時:
仕問:飲料杯算嗎?
璇回答:裝東西的盒子
提問前測答案:
塑膠吸管-仕、緯;湯匙舀-璇
教師提問:塑膠去哪了?此組仍無反應及回答。
仕:開始玩鉛筆盒,塑膠片。
提問後測答案:
湯匙舀-璇、仕、緯
|
|||||||||
觀課建議
|
因座位安排的關係,授課教師觀看影片的時候會擋住第二組的視線。
|
||||||||||||
觀課心得
|
教師透過影片及圖像,讓學生學習到真實的世界,塑膠製品所帶來的危害,進而讓學生反省在使用珍珠奶茶時,便利性(塑膠吸管)與環保性(湯匙)的選擇,價值澄清法,讓學生從事實、感受、分析、進而行動來改變生活的習慣,非常值得學習的一場教學活動。
|
||||||||||||
授課名稱
|
終結白色汙染之歷史共業
|
授課教師
|
凃淳益
|
授課日期
|
108.03.15
|
授課班級
|
四甲
|
授課原始想法
|
引導學生針對【海洋減塑】議題進行討論,學生能對塑膠製品在其優勢<便利性>背後,討論出還隱藏了甚麼需要關心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與發表,進而說出減塑新生活之實踐行為。
授課想法:
1.以每日皆能接觸到的塑膠製品引發思考,塑膠製品普遍的原因。
2.引導學生達成共識-塑膠製品充斥生活環境之原因-『便利性』。
3.再以影片【塑膠袋真好用?】(1分45秒)進行說明與討論塑膠的危害,建立學生基本概念。
4.發給學生一人一張【ORID焦點討論法學習單】,帶領學生觀看影片-2018.01.27你我隨手丟的塑膠吸管-讓海龜血流的兇手?後(2分45秒),完成學習單並進行討論。
5.進行綜合討論-對塑膠製品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對於塑膠製品的使用,會選擇用甚麼樣的方式呢?
|
||
觀課者紀錄及建議後的授課者心得
|
**夏老師建議
1.觀課紀錄表上可以多加一行觀課者的欄位。
2.全班的座位表可以在觀課心得與回饋的欄位中表現出來,方便議課時的對照。
3.觀課紀錄表的背面,第一行還是要將記錄重點的欄位標示出來,方便觀課者對照。
4.觀課紀錄表的背面,可以考慮以短邊翻頁來列印,方便觀課者書寫。
5.進入班級觀課前,請觀課者先問好自己的觀課學生坐的位置,並依照觀課者的座位,決定是否要重新在紀錄表上標註自己方便的紀錄方式
回應夏老師觀課建議:
1.針對觀課紀錄表修正提供了很好的建議,感謝
2.對於觀課學生的位置確實需要事先確認,感謝
**利老師建議
1.現場觀課者的位置與觀課紀錄表有別,在紀錄時產生困擾。紀錄者的座位是背對黑板面對學生,故經常要反覆翻轉座位表以便查驗紀錄是否正確,耽誤不少時間。建議觀課者的位置或是學生座位表的配置可以適當調整。
2.此次觀課座位非常靠近學生,雖然看到不同的風景,可是正因過於接近學生,引發一位學習者分心察看觀課者的手機,從而干擾了學習。是否有必要如此進入組內觀課,似乎可再討論。
回應利老師觀課建議
1.觀課座位的安排確實需事先規劃方便觀課者記錄,感謝。
2.組內觀課對於中年級學生好像會影響他們,值得再討論,感謝建議。
**陳老師建議
1.觀課者與學生平行而坐,觀課時,無法看到學生學習的全貌,如表情、肢體語言等,因此是否需調整觀察的方位;反思,如果面對學生時,是否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也是需要慎思的。
回應陳老師觀課建議
1.對於觀課者位置的安排,如何方便觀課者與不影響學生學習,值得再討論,感謝。
**宋老師建議
1因座位安排的關係,授課教師觀看影片的時候會擋住第二組的視線。
回應宋老師觀課建議
1.對於觀課者位置的安排,如何方便觀課者與不影響學生學習,值得再討論,感謝。
心得
感謝觀課者的建議收穫滿滿,授課者無法注意到一些教學規劃,透過觀課者提供意見,能在未來的教學更精進,此次教學過程對於觀課者的位置規劃,也將於下一次授課時特別留意,再次感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