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 環境學共社群 泰安國小基地班 舊寮國小觀議課
觀課地點:屏東縣舊寮國小五忠教室
觀課內容:天人人間的小水滴啊!/繪本教學屏東縣教師會基地班-環教學習共同體素養導向教案設計單
教學科目 |
國語文-家鄉繪本 |
教學單元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
授課日期 |
110.4.1 |
授課時間 |
13:30-14:10 |
|
授課教師 |
夏可泰 |
實施班級 |
五忠 |
|
觀課教師 |
涂淳益、陳美秀、宋莉瑛、利天龍、蘇毓琇 |
|||
設計理念 |
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國-E-A2 國-E-C2 國-E-C1 自-E-C3 透過環境相關議題的學習,能了解全球自然環境的現況與特性及其背後之文化差異。 |
1-III-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III-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2-III-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III-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5-III-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III-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III-8
運用自我提問、推論等策略,推論文本隱含的因果訊息或觀點。 |
Ad-III-2
篇章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a-III-1
順敘與倒敘法 Bb-II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III-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環E9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造成衝擊。 環E10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環E11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IINg-III-1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INg-III-4人類的活動會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INg-III-7人類行為的改變可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INd-III-10 流水及生物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INd-III-12 自然界的水循環由表面水的蒸發,經凝結降水,再透過地表水與地下水等傳送回海洋或湖泊。 |
||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
1.能擷取繪本大意,提出自己認為的文本宗旨及寓意。 2.能從平常的生活事件中認識水循環的原理。 3.能知道家鄉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4.能針對文本中人類活動與環境間的關係覺知家鄉生活環境的變化。 5.能覺知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6.能運用閱讀策略針對文本中的觀點來闡述個人的想法。 7.能從文本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並從分享中,懂得欣賞及尊重別人的想法。 |
|||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
文本分析 水圳是灌溉農作、滋養生民的水利設施,同時也營造了豐富的水域生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上來的水,對生命與環境有利有害。我們人類能影響天上來的水嗎? 台灣每年都要有面臨颱風大水的侵襲。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了台灣中南部,屏東縣高樹鄉的水圳在經歷這次的災情後,水圳從清澈見底到灰濁無光。灰濁的水質依舊能灌溉農作,但水何時能清,魚蝦水草何時見蹤,水何時能再直接被居民利用,地方何時能再重現往日的榮景,這些種種是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的。唯有當地人認知這一點,從傷痛中走出,記取教訓,地方要永續發展才有可能。地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是否讓我們對未來的掌握愈來愈難。老祖先的智慧、節氣建議的各項農事不再準確,人類會走向什麼樣的境地呢? 情境脈絡 天上的小水滴集合後降落到高雄茂林國家風景區的山林間,然後往西注入荖濃溪、舊寮舊圳與新圳。小水滴們由三位主角帶領遊歷了三條溪流經過的村庄文化及景色,最後小水滴們一一的被太陽蒸發回到天上。回到天上的小水滴從長老的口中得知這次的遊歷經建與上一次的不同是因為之間歷經了一場嚴重的風災,這讓小水滴們驚訝不已,並思索著它們每一次的降雨任務所造成的影響,甚至反問人類求答案。 |
|||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迷思概念 |
1.水循環:水循環的概念是六年級的課程,部分學生可能還不清楚。 2.水資源:水在生活中的應用,除了人類利用,動植物的利用等也是。 3.水圳:水圳的建立、設置目的、功能與生活中的利用是一項新學習。 4.家鄉的神明與自然信仰:學生對於閩南、客家間的信仰及自然信仰可能不熟悉。 5.消波塊、三面光與自然工法、氣候變遷等,這些在教學中可能會被提到的名詞對學生可能都是新概念。 |
|||
授課內容 及 討論議題 |
學生學習課題(架構、節次) |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
||
1.利用啟、承、轉、合的寫作結構,請簡單寫下這每個部份的重點。學習單一 (4分鐘) 2.請小組成員互相分享各自的學習後,在學習單上再補上新的想法。(3分鐘) 3.每組派一位站起來分享小組的學習並接受他組同學的提問及回饋。(5分鐘) 發展活動:小故事大道理(20分鐘) 1.請用3分鐘快速的再次瀏覽繪本內容後,然後在學習單二的中間寫上一個語詞或一句話來表示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個人作業> (5分鐘) 2.請小組成員在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3分鐘) 3.請每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4分鐘)<老師將學生的想法寫在黑板上><學生將聽到的補充在學習單上> 4.請發表的學生為自己的想法提出說明與解釋,同時請台下的同學針對台上同學的發表做提問或回饋。 (8分鐘) <教師適度協助問答的歸納與整理並串聯問答> 綜合活動:感知與挑戰(8分鐘) 1.說一說,你喜歡哪一位角色?為什麼?(個性、經歷) 2.談一談,你覺得故事中哪一段文字或畫面覺得有趣或是最吸引你?為什麼? 3.問一問,故事中你還有甚麼不懂的,想問個清楚? 4.想一想,為何故事結尾提到人類或許會知道答案!作者的用意為何?身為人類的你知道答案嗎? 5.試一試,設計一些挑戰性的問題給自己及同學回答。 |
1.注意學生是否都聽懂並專心完成學習單。 2.到組間巡視指導學習產生困難的學生。 3.指導小組學生互相分享個人的學習,並專心聆聽。 4.指導小組代表上台發表的方式,提醒台下學生聆聽的禮節。 5.串聯學生的發表內容,以轉問或改問等方式,追問學生回覆,以同不同意的方式讓學生深究學習的內容。 6.有耐心的引導學生發言,並給予等待時間,讓學生能充分的發言。 7.提醒學生聆聽的好習慣。 8.提醒學生聚焦文本的學習與討論,拉回學生失焦的發言。 |
起:小水滴 集合 掉落 茂林 荖濃溪 舊寮舊圳 舊寮新圳
承:菜寮村 司馬村 伯公 土地公廟 守護神 洗衣場 戲水 木桶 豆花工廠 舊寮村
百年神木 作物 灌溉 水泥塊 蒸發
轉:台灣島 毀滅風災 致命大雨
合:出新任務 糾結 貢獻 破壞 萬物之靈
架構 |
起 |
承 |
轉 |
合 |
閱讀 後 我的 重點 |
|
|
|
|
分享 後 我的 整理 |
|
|
|
|
|
|
|
|
|
|
|
|
|
<4.1 當天改過後的教學設計>
屏東縣教師會基地班-環教學習共同體素養導向教案設計單
教學科目 |
國語文-家鄉繪本 |
教學單元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
授課日期 |
110.4.1 |
授課時間 |
13:30-14:10 |
|
授課教師 |
夏可泰 |
實施班級 |
五忠 |
|
觀課教師 |
涂淳益、陳美秀、宋莉瑛、利天龍、蘇毓琇 |
|||
設計理念 |
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國-E-A2 國-E-C2 國-E-C1 自-E-C3 透過環境相關議題的學習,能了解全球自然環境的現況與特性及其背後之文化差異。 |
1-III-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III-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2-III-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III-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5-III-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III-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III-8
運用自我提問、推論等策略,推論文本隱含的因果訊息或觀點。 |
Ad-III-2
篇章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a-III-1
順敘與倒敘法 Bb-II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III-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環E9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造成衝擊。 環E10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環E11認識台灣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IINg-III-1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INg-III-4人類的活動會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INg-III-7人類行為的改變可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INd-III-10 流水及生物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INd-III-12 自然界的水循環由表面水的蒸發,經凝結降水,再透過地表水與地下水等傳送回海洋或湖泊。 |
||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
1.能擷取繪本大意,提出自己認為的文本宗旨及寓意。 2.能從平常的生活事件中認識水循環的原理。 3.能知道家鄉曾經發生的重大災害。 4.能針對文本中人類活動與環境間的關係覺知家鄉生活環境的變化。 5.能覺知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6.能運用閱讀策略針對文本中的觀點來闡述個人的想法。 7.能從文本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並從分享中,懂得欣賞及尊重別人的想法。 |
|||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
文本分析 水圳是灌溉農作、滋養生民的水利設施,同時也營造了豐富的水域生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上來的水,對生命與環境有利有害。我們人類能影響天上來的水嗎? 台灣每年都要有面臨颱風大水的侵襲。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了台灣中南部,屏東縣高樹鄉的水圳在經歷這次的災情後,水圳從清澈見底到灰濁無光。灰濁的水質依舊能灌溉農作,但水何時能清,魚蝦水草何時見蹤,水何時能再直接被居民利用,地方何時能再重現往日的榮景,這些種種是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的。唯有當地人認知這一點,從傷痛中走出,記取教訓,地方要永續發展才有可能。地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是否讓我們對未來的掌握愈來愈難。老祖先的智慧、節氣建議的各項農事不再準確,人類會走向什麼樣的境地呢? 情境脈絡 天上的小水滴集合後降落到高雄茂林國家風景區的山林間,然後往西注入荖濃溪、舊寮舊圳與新圳。小水滴們由三位主角帶領遊歷了三條溪流經過的村庄文化及景色,最後小水滴們一一的被太陽蒸發回到天上。回到天上的小水滴從長老的口中得知這次的遊歷經建與上一次的不同是因為之間歷經了一場嚴重的風災,這讓小水滴們驚訝不已,並思索著它們每一次的降雨任務所造成的影響,甚至反問人類求答案。 |
|||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迷思概念 |
1.水循環:水循環的概念是六年級的課程,部分學生可能還不清楚。 2.水資源:水在生活中的應用,除了人類利用,動植物的利用等也是。 3.水圳:水圳的建立、設置目的、功能與生活中的利用是一項新學習。 4.家鄉的神明與自然信仰:學生對於閩南、客家間的信仰及自然信仰可能不熟悉。 5.消波塊、三面光與自然工法、氣候變遷等,這些在教學中可能會被提到的名詞對學生可能都是新概念。 |
|||
授課內容 及 討論議題 |
學生學習課題(架構、節次) |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
||
(一)精密性:(8分) 1.利用九宮格學習單,帶領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精密與流暢性學習活動(將個人對繪本內容印象深刻的部分,以語詞或一句話寫在九宮格內,一格只寫一個語詞或一句話)。學習單一-1 (4分鐘) 2.教師巡視學生個人的學習,適時給予學習上的協助。(提供設計好的關鍵字讓遇到困難的學生參考) 3.進行賓果遊戲(依座號輪流說出,從1-6號再6-1號,12人次結束後,看哪一位學生的連線最多),老師同時將學生說出的語詞填寫在黑板的九宮格上。 4.帶領學生一起針對黑板上的語詞做相關性的連結及重點整理。 (二)獨創性:(7分) 1.再次利用九宮格學習單,帶領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獨創性學習活動(將個人對繪本內容覺得特別不同,獨特的部分(包括自己感受、聯想及整理出的想法),以語詞或一句話寫在九宮格內,一格只寫一個語詞或一句話)。學習單一-2 (4分鐘) 2.教師巡視學生個人的學習,適時給予學習上的協助。 3.進行賓果遊戲(依座號輪流說出,從6-1號再1-6號,12人次結束後,看哪一位學生的連線最多),老師同時將學生說出的語詞填寫在黑板的九宮格上。(學生的回答若有超出同伴的理解,老師可請該作答的學生解釋,並詢問其他學生同不同意的意見) 4.帶領學生一起針對黑板上的語詞做相關性的連結及重點整理。(比較流暢性與獨創性之間學習的差別處) 發展活動:小故事大道理(17分鐘) 1.利用2-3分鐘帶領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重點提示後,請學生在學習單二的中間寫上一個語詞或一句話來表示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個人作業> (5分鐘)
做出提問 2.請小組成員在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2分鐘) 3.請每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3分鐘)<老師將學生的想法寫在黑板上><學生將聽到的補充在學習單上> 4.請發表的學生為自己的想法提出說明與解釋,同時請台下的同學針對台上同學的發表做提問或回饋。 (7分鐘) <教師適度協助問答的歸納與整理並串聯問答> 綜合活動:感知與挑戰(8分鐘) 1.說一說,小水滴說的貢獻及破壞,生活中有甚麼東西或事情同時存在著好處及壞處呢?(例如:火、刀子) (讓學生自由發表、徵詢同不同意的意見,串聯學生之間的對話) 2.想一想,為何故事結尾提到人類或許會知道答案!作者的用意為何?身為人類的你知道答案嗎? |
1.注意學生是否都聽懂並專心完成學習單。 2.到組間巡視指導學習產生困難的學生。 3.指導小組學生互相分享個人的學習,並專心聆聽。 4.指導小組代表上台發表的方式,提醒台下學生聆聽的禮節。 5.串聯學生的發表內容,以轉問或改問等方式,追問學生回覆,以同不同意的方式讓學生深究學習的內容。 6.有耐心的引導學生發言,並給予等待時間,讓學生能充分的發言。 7.提醒學生聆聽的好習慣。 8.提醒學生聚焦文本的學習與討論,拉回學生失焦的發言。 9.給予學習作答時間並斟酌彈性。 10.引導學生針對無法理解的學習內容勇敢的提問。 11.帶領學生做學習內容的歸類、串聯與整理。 |
<學習單> 關鍵字
起:小水滴 集合 掉落 茂林 荖濃溪 舊寮舊圳 舊寮新圳
承:菜寮村 司馬村 伯公 土地公廟 守護神 洗衣場 戲水 木桶 豆花工廠 舊寮村
百年神木 作物 灌溉 水泥塊 蒸發
轉:台灣島 毀滅風災 致命大雨
合:出新任務 糾結 貢獻 破壞 萬物之靈
學習單一-1
|
|
|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精密與流暢性 姓名: |
|
|
|
|
學習單一-2
|
|
|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獨創性 姓名: |
|
|
|
|
學習單二
|
|
|
|
主旨: |
|
|
|
|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紀錄表 紀錄者:
科目 |
語文閱讀 |
單元名稱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授課者 |
夏可泰老師 |
|||||||||||||||
學 生 座 位 表 |
黑板
|
學生特質概述 |
請自行寫上觀察的小組成員特質 |
|||||||||||||||||
紀錄重點 |
學習模式~自學 |
學習模式~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學
習
歷
程 |
引 起 動 機 |
|||||||||||||||||||
主 要 活 動 |
||||||||||||||||||||
統 整 歸 納 |
※本表可設定觀察單一小組或全班,若表格不符所需,請自動增刪欄位。 觀課日期: 109.4.1
*學習共同體參加公開觀課注意事項
1.
請老師依分配從頭到尾觀察一組學生,不要游走各組。
◎內觀教師分配:
第一組:利天龍 第二組:宋莉瑛 第三組:蘇毓琇
2.請關注學生學習而不是教師教學。
3.請注意學生的優點,盡量不提學生的缺點。
4.請當一個旁觀者,不要涉入學生學習。
5.除了擔任內觀教師外,其他觀課教師請在外圍觀課即可,應避免太多人聚集在學生身邊,干擾 學生學習。
6.若要照相,請勿使用閃光燈,並關靜音。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表
觀課日期:110/04/01
觀課 科目 |
國語文家鄉繪本 |
單元名稱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夏可泰 老師 宋莉瑛 老師 |
|||
小組學生座位 |
第2組 (黑板)
|
學生特質描述 |
臣—帶有點小聰明,希望獲得稱讚 靚—平穩不多話 |
|||||
紀錄 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 紀錄 |
*老師說 Ø 印象最深刻的記憶 臣:思考、翻了幾秒後未動筆,直到可泰師到旁關切並提供另一法寶提示後開始動筆 靚:翻閱資料後開始在九宮格填入答案 @寫下獨特見解 可泰師舉例臣的「破壞性」時,他露出得意得笑,覺得自己的看法別人一定不會一樣,這次比的是誰圈地最少 |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第一個賓果遊戲是每位同學說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後圈出與他人同樣的答案 臣說了「破壞」,還很得意的沒人和他答案一樣 當有一位說到「伯公」第1組的誌問「土地公」一不一樣,臣回應不行,他認為是不一樣的 @這次臣的答案是「屎」而且喃喃自語,很堅持一定沒人有此答案,還說了「鳥屎」=「耶穌」 同學說到「糾結」,還幫忙解釋如:買東西時會很糾結不知道買甚麼? |
*老師串聯學習時 Ø 總結性時,靚開始玩體溫卡,但仍有回應,還說了故事要符合 「起」「承」「轉」「合」就會好看。 @最後教師提問可以說出自己獨特見解時,辰又提到「戰爭」很好,可以一直掠奪他人的財富而快樂,但會造成有人受傷 |
||||
觀課 建議 |
多了九宮格的遊戲,有競賽學習多了動力,但建議還是要有獎勵品 |
|||||||
觀課 心得 |
原本進教室可能學生剛睡醒,一副不想理會教師,那時候的想法是,觀察下來應該是不樂觀,沒想到孩子間的對話,透過遊戲的方式生動而有趣,著實的也讓我上了一堂驚艷的課,喜歡那學習的氛圍。 |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表
觀課日期:110/04/01
觀課 科目 |
國語文家鄉繪本 |
單元名稱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夏可泰 老師 蘇毓琇 |
||||||||||||
小組學生座位 |
第3組 (黑板)
|
學生特質描述 |
甄:有自信 萱:謹慎,思考時間需要比較久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老師說 >熱身小活動寫出八個繪本中印象深刻的語詞,甄很快的在學習班寫下好幾個答案。 >賓果遊戲進行時,甄會專心看說話的人,萱則較專注在學習單上面。 >寫出最獨特的地方。老師說寫出讀的獨特的地方要有所本,不可以亂寫,萱:「有啊!我從課本裡面找」。 >萱沒有把格子填滿,留了一個空格。甄的橡皮擦掉了,導致她後半段分心。 >萱:「老師,作者不是你嗎?」萱稍不耐煩,小聲地說:「寫在哪?要寫什麼」 |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萱翻了繪本好幾回才提筆寫出印象深刻的語詞。 >讀完這本書你覺得作者想說什麼?甄:「環境」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甄分享自己的答案給萱。 >第二組靚的百年神木引起甄和萱熱烈反應。 >第二組臣提出伯公和土地公一不一樣,甄:「伯公是客家人的守護神,土地公是在講土地的」。 >討論獨特的地方時,萱小聲的隔空問第二組靚圈了幾個。 |
*老師串聯學習時 >發現有人有困難,提供關鍵字給大家,甄回答:「我不需要」。 >最獨特的中間應該放誰?甄:「雀榕,因為它拉了一個屎」老師追問是誰拉了一個屎,甄後來回答:「鳥啊」 >老師:「是誰在破壞?」甄:「小水滴」 >想一想有什麼東西同時存在貢獻和破壞?甄:「風,她可以讓人涼爽,也可以造成風災」甄替萱發言:「塑膠,會傷害動物」 |
|||||||||||||
觀課 建議 |
1.
有看到可泰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精密/流暢」,但是好像沒聽到老師說明,在想說不曉得學生是否理解其用意? |
||||||||||||||||
觀課心得 |
1. 學生們都能投入課堂很踴躍回答,也能根據老師的追問繼續說明,看得出他們對文本的掌握情形。看到小朋友一直舉手想發言回答、欲罷不能的情形,我看得很賞心悅目。 2.
賓果遊戲的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寫出、說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從討論過程中聽到其他同學的想法,整堂課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習的層次又提高了,覺得很佩服! |
觀課回饋紀錄表 2021.4.1 舊寮國小
觀課 科目 |
語文閱讀 |
單元名稱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夏可泰 利天龍 |
|||||
小組學生座位 |
第 1 組 (請加註觀課者的位置)
✦觀課者 |
學生特質描述 |
*填寫姓名後描述個別的特質 A-能投入學習,整體認真 B-偶爾玩筆,表現比誠好,會抱怨誠偷看他的答案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
|||||||
觀課紀錄 |
*老師說明時 1.小組活動時,AB兩人同時在桌面上撐著,瞄著晚到的觀課老師。 2.A說:人物也可以嗎?一格寫一個?老師回應說是。於是兩人就開始翻閱繪本。A敲了一下桌子翻開繪本,翻到宗教信仰那一頁,然後闔上繪本,寫學習單。 3.兩人都會互看對方的進度,但都能進入學習。B想看A的文字內容,A不給看,並用力的搶走學習單。B吃鱉之後,看了我一眼。 |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1.老師發下資料時,B也想要拿,可是不敢說,於是A就幫他說。 2.進行賓果遊戲前,A很興奮,說:可是大家都不一樣?(如何賓果的意思) 3.老師說千萬別看別人的(答案),此時A立刻說,他(B)看我的。 4.想要改答案,可是老師看著他。 5.第二個小組活動時,B很用力地翻著繪本,其他兩組很投入,都有發表,但本組沒有。此時觀察到B很用力地抓著頭。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1.賓果遊戲進行時,輪到B,他說:舊圳。輪到A,他說洗衣場,接著輪到第四位同學,他說:洗衣工廠。此時A興奮得說,一條了! 2.第五位說堤防,第六位說台灣島,第七位說小水滴,第八位說百年神木。A說,我有ㄟ!此時,對面的第三組同學賓果了,B很不服氣地說:他們寫一樣的。 3.寫學習單時,B問可以看繪本嗎?A卻反拿著繪本。經過一段時間,A又抱怨B偷看他的答案。 4.當老師說剩下20秒時,A驚訝地說蛤? 5.時間一到,兩人都迅速配合的闔上繪本,不過其他兩組的孩子卻不是這樣,仍繼續寫了一下學習單。 |
*老師串聯學習時 1.關於土地公與伯公是否一樣的討論。B說不行,即使老師已經解說了繪本的內容,兩人仍說不行。 2.老師在黑板利用九宮格整理答案時,兩人均對墳墓感到質疑。 3.中間最獨特的部分,兩人爭說要讓他們先說,老師在中央總結出"破壞"二字。B說糾結,獲得老師的認同。 4.老師在帶繪本內容時,兩人均大聲地回答:模糊的水。 |
||||||
觀課建議 |
感謝大師給我學習的機會,無懈可擊的精采授課。 |
|||||||||
觀課心得 |
1.剛進班級時,由於是下午的第一節,觀察同學與老師的互動,覺得今日的課程可能會是一場悲劇。結果不然,不僅沒有人睡覺,大家都能進入學習,太驚艷了。 2.賓果遊戲的效果非常好,成功地激起孩子們求勝的企圖。 3.下課前,B顯得有些不耐煩,用力的跺著腳。下課後,B然後拿了籃球去對面找蓁同學,可能交涉失敗,又把籃球放回了原處。 |
觀課回饋紀錄表 2021.4.8 舊寮國小
授課名稱 |
天上人間的小水滴啊! |
授課教師 |
夏可泰 |
|||||||||||||||||||||||
授課日期 |
110.4.1 |
授課班級 |
五年忠班 |
|||||||||||||||||||||||
授課想法 |
透過賓果遊戲的方式,學生以語詞及關鍵字的方式和同學分享印象深刻繪本內容,透過對話及聆聽,學生們建構各自的閱讀理解,並能掌握住文本主旨,並反思文本要傳達的意義。 |
|||||||||||||||||||||||||
觀課紀錄及授課回應 |
|
|||||||||||||||||||||||||
授課心得 |
感謝四位夥伴老師的觀課,教學永遠因為不斷的思維創新、執行及修正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夥伴們在外圍的支持及個人內在對教學信念的檢核確認,讓教學永遠都處在動態的平衡中,欣賞這樣的歷程演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如同欣賞學生多樣化的表現,感嘆生命基因的多樣性,讓我們不斷往更好的未來進步。省思個人的教學,還是有要進步的地方提出來分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