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2021.4.9 自然閱讀學共社群 舊寮國小基地班 東寧國小育英分校觀議課

2021.4.9 自然閱讀學共社群 舊寮國小基地班 東寧國小育英分校觀議課

觀課地點:屏東縣東寧國小育英分校五年丙班
觀課內容:五下社會 康軒版第三單元 第一課 生產活動
觀課教師:劉靜惠老師、夏可泰老師、施純慧老師
授課老師:洪欣怡老師

這學期輪到欣怡授課,之前大家協助完成了2次的共備,第一次備課就鎖定教學的方向及操作的方式,第二次備課則很清楚地修正上課的細節,因為欣怡的認真,讓備課進行得很順利,相信因為精實的備課,能讓當天的課堂順暢,我們只要好好的從頭到尾觀察學生的學習囉!

<教學設計>

教學科目

社會

教學單元

第三單元第一課生產活動

授課日期

110.04.09

授課時間

10:30~12:00

授課教師

洪欣怡老師

實施班級

東寧國小育英分校五年丙班

觀課教師

設計理念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規劃學習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因應情境變化,持續調整與創新。

-E-B2 認識與運用科 技、資訊及媒體,並探究其與人類社會價值、信仰及態度的關聯。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點,並能與他人討論。

3d-Ⅲ-2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評估與 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Aa--3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其行為,也可能會影響人 際關係。

Ba--1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經驗,會使其對社會 事務的觀點與感受產生差異。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1.  了解影響生產的因素及改變的結果。

2.  了解生產前應做哪些評估。

3.  明白生產者應具備的責任。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搭配時事新聞的文本及圖片增加學生學習的情境脈絡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1.  學生已有消費的經驗。

2.  學生以了解生產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3.  對於社會經濟活動及各房各業的生產活動,學生經驗是不足的。故在進行教學時會搭配時事新聞的文本及圖片增加學生學習的情境脈絡

4.  學生以學習過階層圖筆記摘要法語心智圖摘要法

授課內容

討論議題

學生學習課題(第一節)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課程活動

授課內容

時間

準備活動

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所需的用品從何處來?

3分鐘

主要活動

運用魚骨圖筆記摘要法,將生產活動的四個概念分析與了解。

四個概念分別為:

物品與服務

生產者的課題

影響生產的因素

生產者的責任

30分鐘

綜合活動

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筆記摘要內容。

7分鐘

1.  能說出生產者們如何分工合作,提供人們的生活需求。例如:營養午餐的來源,請學生寫在小白板上。師生共同討論。

2.  教師帶領學生熟悉課文內容並使用魚骨圖做筆記摘要。

3.  引導學生能說出魚骨圖的概念。

 

 

 

學生學習課題(第二節)

課程活動

授課內容

時間

準備活動

閱讀新聞時事:鮭魚亂象

3分鐘

主要活動

引導學生運用生產活動的四個概念,分析時事新聞的議題並記錄在學習單中。

1.  在上述的事件中你發現那些問題?

2.  您認為生產者舉行促銷活動前的課題為何?

3.  您認為生產者舉辦活動時會影響生產的因素是哪些?

4.  您認生產者在舉辦促銷活動時,需要善盡生產的責任嗎?

30分鐘

綜合活動

師生共同討論-問題延伸,價值澄清與反思。

7分鐘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1.  學生各自閱讀完章,並將所發現的問題寫在小白板上。

2.  教師將問題依據生產活動的四個概念進行問題的分類。

3.  請學生根據課本的概念分析問題234

4.  請學生簡短說明自己分析的內容。

5.  師生共同討論新聞時事內容之價值澄清與利弊。

例如:你會為了可以免費享用你最愛吃的食物而去改變名字嗎?





<觀課回饋>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觀課日期:110.04.09()

觀課

科目

社會科

單元名稱

第三單元第一課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洪欣怡

劉靜惠

 

小組學生座位

黑板

 

O之

1

2

O羽

O欣

 

 

      (觀課者劉靜惠)

   S指此三女

學生特質描述

*填寫姓名後描述個別的特質

O欣:學習態度消極,專注力低,閱讀能力較弱,需同儕協助學習。

O羽:學習積極主動,學習摘要策略能力高。

O之:學習積極主動,學習能力高,有時精神比較不佳呈現疲累的狀態,因有先天性疾病。

紀錄重點

自學

互學

自省學習

文本學習

夥伴學習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觀課紀錄

*老師說

T:先看課本2分鐘

T:完成課本『生產者責任』

T:發下白板,第一篇文本先看完。(三分鐘)

T:發現甚麼亂象,寫在白板,字要大。

T:再一分鐘

(1147進行第二題)

T:給問題(展示圖片)

1先回答

恩羽回答2次並說出答案〜日本來

T:以魚骨圖討論生產者課題。

T:少評估了甚麼?

T:浪費了太多被媒體報導

T(課本重點連結釐清)

1153第二篇文本

T:先看標題

(T擦掉恩羽貼在黑板上的答案)

T:下的標題對嗎?

T:捐款?

T:捐款者是誰?

   消費者做的捐款?

    1202結束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S:安靜閱讀

S音之:在寫魚骨圖,先發表老師的問題,聲量小。

S佳欣:看文本不是課本。

TS共同完成『生產者責任』

S音之:(面向黑板)

先動筆,有爭執(與佳欣)老師介入,請佳欣道歉,微笑回應佳欣。

S恩羽:第二個動筆,用手擦,寫了又擦(共兩次)

S羽恩回答三次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S:安靜寫下答案

S音之:(面向黑板)

先動筆寫,但此時有爭執(與佳欣)老師介入,請佳欣道歉,最後微笑回應佳欣。

S:各自做自己答案。

2上台發表只有恩羽聽

(其他S做自己事)

 

恩羽+1聽,其他做自己事,最後剩恩羽一人聽

1+2+恩羽加入聽講

最後全部S加入聽講

*老師串聯學習時

T:發問問題

S:回答

(此時)佳欣:看文本不是課本。

1128完成魚骨圖

1140 S貼於黑板

(音之第一貼上答案

恩羽第二上台最後貼上答案

佳欣第三上台第二貼上答案)

恩羽上台發表(台下S未看黑板)

1147完成發表

T到佳欣旁個別指導

T手指到文本段落處

T到音之旁指導,並說明。

S聽老師說明

觀課建議

欣怡老師的教學看得出是個很有架構的教學者,用討論法引動孩子對生活經驗的連結,更用學習策略〜〜魚骨圖,讓學生摘做重點,留下學習軌跡。

提提出三項建議:

1.老師不要太忙,要學生忙。(老師太認真做,學生就少做)

2.建立班級經營(座位面向,答題舉手,獎勵制度)

3.教學節奏(口令,白板書寫要求,討論樣態)

觀課心得

今兒原本想觀課兩節,奈何級務牽絆,但整個教學氛圍,看出師生活動熱絡,且生生相處融洽,以五年級的年紀,教學中看見爭執的教師處理與學生反應,感受溫馨與和樂一面。這點是教室裡最美的一幕,因為在安全信任的學習氛圍下,才能時時扶持,一起向上學習。

學生學習中同儕很重要,老師引導下,學生能自由發揮,尊重彼此,這亦是我見到與學習到的教室美景!即使我已是教學老練的教書匠,還是被這教育生力軍而眼前一亮呢!生命是不斷的觸發火花,編織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我願做教育傻子,希望您亦是,為孩子繼續前進吧!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     觀課日期:10.04.09()

觀課

科目

社會科

單元名稱

第三單元第一課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洪欣怡

夏可泰

 

小組學生座位

黑板

觀課者

      

學生特質描述

*填寫姓名後描述個別的特質

O:遇到講述式的教學方式,則表現消極。

但是老師若常點名泓燁回答問題,則學習態度會轉積極主動,也喜歡挑戰有難度的課程任務。

O:課堂喜表現但有時會與主題無關。書寫筆記時會過度簡化內容,以致學習內容不完整。

紀錄重點

自學

互學

自省學習

文本學習

夥伴學習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觀課紀錄

*老師說時

1.朋的眼神總是專注地看著老師並常常回應老師的提問。

2.燁的眼神約只有一半的時間會看著老師,也不常回應老師的提問。

3.老師指導從文本找資料,朋舉手發言:保護環境。

4.接著老師問燁,燁沒有馬上回答,剛好隔壁女生舉手,老師就讓她回答,燁安靜接受老師的安排。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1.看補充文本時,朋看到有趣的部份有笑的表情。讀完後,朋會想和燁互動。

2.燁就是安安靜靜的讀自己的書,沒有有太多的動作。

3.兩位學生在默讀文本時都很專注,兩個都不動筆畫記重點,朋的眼睛會隨著閱讀文字的地方掃動。

4.朋在閱讀時有將文本立起來的習慣。燁則始終將文本平放在桌面。

5.最後一個活動,全班都快樂地回應,大家一起唸讀時,燁唸得很小聲。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1.都很認真地填寫學習單。

2.閱讀補充時,朋燁先後看老師提供的廣告,然後兩人認真地看文本,不動筆。

3.朋邊讀邊寫邊檢視寫的內容。

4.燁比較篤定,一筆一筆慢慢寫。

5.感覺朋比較活潑,寫完會想跟對方聊,寫的時候臉上也有表情,有眼神的交流。

6.燁寫完第一行字之後,似乎陷入困境,久久寫不出第二行,後來看了朋寫的答案,最後還是沒有再寫出其他的答案

7.朋上台貼完答案後,有留下來協助其他同學,燁直接回座位。

8.同學發表時,2位都認真聽,不過聽的態度不同

9.女生發表時,朋因為找麥克筆沒認真聽。接著燁發表時,朋也沒看著他聽。

*老師串聯學習時

1.朋會被老師引導回答問題,而且回答多次,且能聚焦問題。

2.老師請女生回答時,朋燁兩位都有轉頭看著對方聽。

3.最後一個活動,朋回應會影響到食物鏈,能舉一反三。

觀課建議

1.因為欣怡的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學共的方式,所以在觀察中,我一直專心的看兩位同學的回應,希望能看到生生間的學習,甚至組間的學習,可惜這部分比較少,或許要回歸教學的設計,檢視是提問的設計問題,還是老師操作時的技術問題。

2.教學步調比較快,因為要給學生比較多的學習,可以的話,可以再精簡教學內容,講課速度放慢,讓學習的空間慢慢成形,最後能自然流現出交響的畫面。

觀課心得

1.課堂中要建立對話的關係是不容易的,要成為看來平凡且常態的課堂風景需要老師持續的經營及努力,這次的觀課就可以發現,老師很久沒帶這一班了,雖然教學活動朝向學共的精神來設計了,教室內的交響多集中在師生的對話裡,要形成生生對話甚至組組對話,須要持續不斷的經營及努力。

2.這堂課非常肯定欣怡的用心,也謝謝每一位夥伴的陪伴與協助,讓課堂進行得很順利,如果欣怡是這班的導師,相信我們能看到非常精彩,非常典型的學共風景呢!祝福欣怡早日成為正式教師,嘉惠每個莘莘學子。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紀錄表

紀錄者:   施純慧

科目

社會領域六上

單元名稱

第三單元第一課

授課者

洪欣怡

恩羽

音之

佳欣

 

   

學生特質概述

 

學習模式~自學

學習模式~互學

自省學習

文本學習

夥伴學習

教師串聯引導學習

*夥伴上台分享時,學生皆能專注聆聽,眼睛看著台上的人,表現專注。

只偶爾把玩橡皮擦,仍常常抬頭看著台上的同學。對課程中等投入。

*師請上台分享時,:很多客人都不吃飯。

師追問:飯,是哪一種飯?是平常吃的那種,還是什麼?

陷入思考中。

等了等,幫忙補充,答:鮭魚壽司下面的醋飯。

*較少主動回答

*師問促銷活動的目的?

和其他學生答:宣傳,店名壽司朗被大家所熟知。

師以此做總結

*師提問或追問時,有時會翻看文章。

 

*根據大家的發表,師藉由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此篇網路文章與課文魚骨圖之重點整理做比對。

*師請上台分享時,以驚訝的表情看著其他二位夥伴,二人都回報予微笑,更是用力的點頭給予信心支持。

 

 

*教師根據大家的發表的內容,提問引發思考:在鮭魚事件中,引發的效應與結果,感受最深的是誰呢?

學生積極回饋教師,:員工

*師問:這次的活動,有沒有做到回饋社會?

學生答:有。

師追問:多少人得到回饋?多嗎?

學生思考答:能進去免費用餐的這些客人。

*學生大都有提到醋飯的浪費,師問:生產前資本評估,你認為店家是否有預估到醋飯被浪費的成本部分?

與其他學生答:沒有。

*師繼續提問成本問題:這麼多人來吃免費鮭魚壽司,壽司朗的鮭魚壽司是品質高的或是普通的?是路邊攤,還是像某量販店那樣的?

學生答:高品質、高技術。

師追問:根據什麼來判斷?

學生答:在日本已經是名店。

師追問:店面地點如何?

學生答:(台灣)店面在地段高價區、店數少。

學生答:南部只有高雄這一家,沒有第二家。

 

 

 

 

 


 

※本表可設定觀察單一小組或全班,若表格不符所需,請自動增刪欄位。 觀課日期:110.04.09

<授課心得>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授課者<回應及回饋>

授課名稱

社會科第三單元第一課

授課教師

洪欣怡

授課日期

110.4.9

授課班級

五年級

授課想法

1.  透過新聞時事了解生產的目的以及消費行為的意義。

2.  了解生產活動的成因與影響。

3.  能運用課本知識,讀懂新聞時事所傳達的內涵。

觀課紀錄及授課回應

 

建議

回應

夏可泰老師

1.因為欣怡的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學共的方式,所以在觀察中,我一直專心的看兩位同學的回應,希望能看到生生間的學習,甚至組間的學習,可惜這部分比較少,或許要回歸教學的設計,檢視是提問的設計問題,還是老師操作時的技術問題。

確實在教學設計上比較沒有生生間的學習或組間的學習。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學習經驗,所以大多引導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及發表個人想法的學習技巧。未來有機會帶班時,我會試著設計能夠讓生生的學習以及組間學習的學習任務。

 

2.教學步調比較快,因為要給學生比較多的學習,可以的話,可以再精簡教學內容,講課速度放慢,讓學習的空間慢慢成形,最後能自然流現出交響的畫面。

步調快其實是自己擔心課程內容進度沒有完成。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完成教學工作。但其實教師的等待與放慢其實就是給予學生多一點思考與學習的空間,教學節奏的拿捏確實很重要。

劉靜惠老師

1.老師不要太忙,要學生忙。(老師太認真做,學生就少做)

 

由靜惠老師的觀察角度思考,讓我發現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會擔心學生是否有理解而想要一直不斷透過提問來確認學生的想法。忽略了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與表達。

2.建立班級經營(座位面向,答題舉手,獎勵制度)

 

雖然臨時換教室,以致老師與學生都沒有先說明好分組的座位編排,借課進行教學觀摩,也沒有做到班級經營的規劃。不過,感謝靜惠老師的建議與提醒,給我在往後帶班時需修正調整的方向,進而提升教學成效。

3.教學節奏(口令,白板書寫要求,討論樣態)

使用白板教學的流程與步驟比較隨興,所以在很多的使用細節都未與學生說明與練習。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很多的教學流程步驟給學生的指導與不夠明確與精準,所以教學的流暢度確實都還需要再多加練習。

授課心得

    首先感謝三位資深教師的觀摩與建議,教學是多變的挑戰。可泰老師的鼓勵與建議,讓我了解自己以學共的精神作出的教學設計與學共的距離是同向而行的,透過這次的觀課讓我清楚明白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在教學引導與設計上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靜惠老師從更細部的教學給我很多具體的建議與可以再改進修正的教學技能,例如:班級經營的規劃、教學節奏以及教師應少說讓學生多做的教學觀念,讓我受益匪淺。

    一直以來我的教學工作大多是閉門造車。雖然,我也常常觀摩學習許多教育先進們的教學模式後,再因地制宜設計教學內容,也就是說因不同學區再稍作調整與設計,作為我上課教學的策略或方法。所以,我也從未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或模組產生。

    然而,這次的教學觀摩的歷程,從一開始的共同備課時,就有夥伴們一同給予建議與指導,使得教案的產出,是透過大家的想法共同討論後而完成的。教學過程中有夥伴認真仔細的觀察學生的學習歷程,最後在議課時能夠給我豐富且真實得回饋,使我在未來的教學路上能更有明確的方向可以繼續前進。非常感謝能有這次的機會能與各位夥伴們共學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