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2021.09.03 仁愛走讀基地班備課-願景圖像的生成

開心,今天到仁愛走讀基地班學習基地班的願景圖像生成。

整個過程我看到的是老師們的熱忱及專業投入,短短的時間,快速有效率的生成願景圖像,一點都不馬虎,太...強大了。

好的帶領者很重要,看來瑋玲老師不但經驗豐富,也掌握訣竅,很快地帶領基地班完成初步的願景,這些讓我五體投地的佩服。

聽是一個很棒的享受,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我插上嘴的機會,這根本就是資優班的超級表現,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當天我超級有這樣的感覺呢!是一種有神隊友的自主與共學,一樂也。

我嘗試的紀錄他們操作的過程,希望能有所貢獻。

一、每位老師在便利貼上畫出或寫出對此基地班的期待。

二、請老師個別發表他們寫出及畫出的內容。

老師寫出及畫出的內容有太陽、愛心、自信、樂意幫助、對在地是有意識的、有情感的、,有愛的、對古蹟生活習俗認同、過去未來的連結認同、變遷、時間的變遷、五感體驗......

三、發表時由右側夥伴以便利貼協助記錄關鍵字,發表完後,協助紀錄的夥伴將紀錄的便利貼交給發表的老師,讓他將此便利貼貼在自己畫的圖像或寫的文字內。

四、全部發表後,個人寫出關於自己所繪製圖像的三個關鍵字(分別寫在三張便利貼上)。

五、全體夥伴共同分類關鍵字便利貼,並提取出這些便利貼共同的上位概念,例如:熱情、表達、同理這三個關鍵字的上位概念是"關懷"

從中,我得到的啟發是,這次願景圖像的討論經歷了從What到How到Why的3W共識建構歷程。每位老師提出的圖像及字詞詮釋整理出時代的改變及變遷(認知層次),是屬於3W共識歷程的What。經由夥伴的討論及澄清,整理出培養學生養成自信、覺知、表達的能力(技能層次);培養關懷、同理及認同的情操(情意),是屬於3W共識歷程的How。經由What及How的共識歷程,最後夥伴共同整理出這個願景的最上位,最核心的概念是共好(多贏),這部分屬於共識歷程的Why。

經由3W的共識建構歷程,仁愛走讀的願景活生生的,非常立體的呈現在眼前,太令人驚艷了。後來得知他們又利用一場的備課時間修正這個願景圖像,雖然我沒辦法參與,但是可以預知的是,這圖像會愈來愈鮮明,愈來愈好的活出仁愛走讀基地班的每個成員們。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感謝大家給可泰成長學習的機會,基地班的目標在於支持教師們朝向教育的專家來努力,支持教師設計平等及高品質兼具的課堂,陪伴著孩子成為學習的專家來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