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唐榮基地班第三次共備




530日,唐榮基地班 第三次共備,全體成員到齊,開心地進行第三次共備。
會議內容如下:
會議時間:106530()
會議內容:唐榮國小基地班第三次共同備課
主持人:夏可泰 紀錄:許佳莉
出席人員:唐榮國小夏可泰、水泉國小胡詩怡、社皮國小許佳莉、車城國中蔡瑋芳

討論事項:
一、分享學共教學
佳莉分享自己運用學共的精神,在班上進行的作文教學,活動結束後,訪問家長的結果發現孩子經過全班討論後,已經會自己摘要各段的內容
可泰提出學思達和學習共同體之間的差別並試著分析
學思達
學習共同體
合作學習(異質分組)
Cooperative
協同學習(隨機分組)
Collaborative
討論、加分
傾聽與溝通
透過弱勢生的發表激勵小組爭取高分
孩子依照自己的理解說出自己的想法
有強制力,因為加分誘因,弱勢生在學習可能未到位的情況下被派出回答。
無強制力,給予平等尊重,接納每一種講法,尊重個別差異。
詩怡:無法突破教學慣性,雖然有小組討論,但最終還是厲害的人在回答。
佳莉:建議可以採取的作法
1.
先設計問題(一星)自己、(二星)共作、(三星)共作的學習單,讓孩子去思考討論。
2.在二星及三星的題目上,讓孩子討論、發表、讓孩子去想。
學校有既定的行事,必須在時間內完成所有事,所以備課時要精簡及重新安排課文內容的學習。
可泰:過動孩子的處理,要注意孩子的多樣去,過去不容許的行為,現在可以被容許,關鍵在於老師要懂得接納,學校也要站在支持的立場協助老師。
佳莉:對帶孩子要有不同的標準,因材施教,如何讓孩子接受學習,要與孩子溝通,適度的獎勵事需要的,讓孩子取得公平性。
詩怡:偏鄉小朋友經驗缺乏,認讀的流暢度都有問題,如何提升
佳莉:可以運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練習認讀的速度,塑造氣氛,結合獎勵制度,讓自願的孩子先上台,或以群體的力量一起唸。
可泰:要讓教師感受到行政的決心及協助的力量,幫助他們去改變。給孩子機會就是給教學者機會,讓師生共好。期許協助孩子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室內,傾聽的習慣要確實養成,以方便後續的學習能力養成。
二、讀書會
1.教師的挑戰第二章,裏頭有5個小單元,每個單元都是課例研究。
2.成員可以將5個單元分別讀完後,上屏東縣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唐月基地班的網誌,裡頭分享著可泰老師的讀書紀錄,請大家自行斟酌,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下回讀書會再來共享。
三、討論67日的觀議課
1.根據學生討論內容而定。
2.之前已將收成的菜製作成菜餚。
3.已先提過各種休耕的可能性,多年生的如何處理等等討論。
4.先架設若要種綠肥,相關資料已給小朋友。
5.一節課無法完成,所以拆成2節課,包括(1)暑假期間農田要做甚麼?(大方向) (2)已有決議討論如何做(觀課那節
6.討論發表流程:先提出個人想法,再彙整成小組的作法並取得共識,然後向全 班分享,最後全班表決做成決議。
7.休耕的各種方法會先由農夫介紹各種做法。
8.農夫分享時學生作筆記,事後心得記錄。
9.建議每位學生有一份休耕方法的簡要式講義。
10.觀課那節需考慮人力,物力,時間,病蟲害等因素,並接受他組提問。
11.全班決議後討論分工及流程。
12.課程核心概念是,讓學生體會農夫在滿足自我需求的同時如何兼顧生態環境,然而學生經過整學期的學習體驗下來,並未能真正落實學習的核心。
13.觀課當天出發時間:6點半屏東集合,8點前到車城。
14.觀課時間為840分到920分。
15.準備事項:簽到單,觀課表,觀課分組表,觀課注意事項,相機,錄影機。

四、13點散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