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108.3.5康軒六下自然備課

🍀康軒六下自然備課         時間:108.3.5  備課者:可泰、佳玲
課前:
1. 課前先讓學生寫練習簿,進行前測,前測時老師巡視發現學生容易答錯的題目方,從此知道學生已知及未知的部分,做為調整教學及重新配置教學的內容。
2. 指導學生查閱課本或是與小組同學討論,若答案從課本內容找到,則在該題目標號的前面寫上課本頁碼。
有< >符號的代表重點及關鍵字

P-22-25                         
教學單元1 簡單機械
教學活動2 動力的傳送  齒輪

*共同課題
1.請學生找出21頁文字中的關鍵字<齒狀突起>、<咬合>、<齒輪組>,並說明發現了甚麼?
(齒狀突起的圓輪、咬合表示齒狀物的大小要一樣,齒輪組表示兩個以上的齒輪組合)。
2.以21頁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修正帶及機械鐘錶中的齒輪構造,找出轉動的方向,並說出兩兩相咬合的齒輪,轉動方向是相反的(一順一逆)。🏹挑戰1
3.指導學生操作齒輪組,仔細觀察齒輪之間如何轉動。(請一位學生照著老師的指令操作,其他學生仔細看,先順時針轉大齒輪並問小齒輪轉動的方向,再以順時針轉小齒輪並問大齒輪轉動的方向)
4.請學生屬鼠看大小齒輪的齒數個是多少,然後再請學生依著前面的步驟轉動齒輪,這次請學生仔細觀察大小齒輪轉動的圈數。
5.討論(1)兩個互相咬合的齒輪,轉動的方向一樣嗎?
           (2)當大齒輪轉動1圈時,會帶動小齒輪轉幾圈?
           (3)當小齒輪轉動1圈時,會帶動大齒輪轉幾圈?🏹挑戰2
6.和學生共同結論出,齒輪及齒輪組的構造能幫助物品傳送動力、改變轉動的速度或方向。完成習作p12。🏹挑戰3

*挑戰課題
1.請學生想想P21頁的鐘錶中的時針、分針、秒針與大中小齒輪是如何搭配,畫出來。(大齒配時針,中齒配分針,小齒配秒針)
2.P22的大齒輪是30齒,小齒輪是20齒,請問兩個齒輪的最小公倍數是多少(60),這表示大齒輪轉2圈,小齒輪要轉幾圈。
3.齒輪及齒輪組如何傳送動力,改變轉動的速度,請舉個生活的例子,寫下來(鐘錶)。

P24~25
教學單元1 簡單機械
教學活動3 動力的傳送  腳踏車上的傳動裝置

*共同課題
1.請學生回答腳踏車的齒輪組與之前教過的齒輪組多了甚麼裝置。(鏈條)
2.安靜的觀察24頁的腳踏車圖片,想像踏板轉動後會帶動那些部位。
3.請學生說出腳踏車轉動的前後順序是踏板、前齒輪、鏈條、後齒輪、後輪、前輪。
4.請學生完整地說出踏板產生的動力如何傳送到腳踏車的後輪使車子前進。(強調動力)
5.請學生注意到踏板與前齒輪固定在同一軸心,後齒輪與後輪固定在同一軸心,前後輪以鏈條連接。(強調固定,所以同步,踏板一圈,前齒輪就一圈,後齒輪一圈,後輪就一圈)
6.指導學生操作鍊條齒輪組的轉動實驗,先數出兩齒輪的齒數,在分別以順逆時針轉動大齒輪一圈,觀察小齒輪轉動的方向和圈數(同方向,大齒輪1輪,小齒輪多於1圈,若小齒輪1圈,大齒輪少於1圈)完成習作P13。 🏹挑戰1,🏹挑戰2

*挑戰課題
1.為什麼腳踏車踏板踩一圈,後輪會轉動好幾圈而移動較長的距離。(以齒輪的齒數比來解釋)
2.為什麼說腳踏車是一種費力工具?請學生說明(將前齒輪與踏板設定為一個操作單位,後齒輪與後輪設定為一個操作單位,以輪軸的原理引申到槓桿中的施力臂與抗力臂的大小來判斷省不省力,最後發現踏板與前齒輪的單位是省力裝置,後齒輪與後輪的單位是費力裝置,但兩者比較起來,費力>省力,所以腳踏車基本上是一種費力的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