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0.14 霧台國小基地班 備課
備課地點:屏東市費奧納咖啡店觀課內容:六年級國語 旅行的意義
備課教師:范夢藍老師、陳建宏老師、陳克群老師、夏可泰老師、蘇毓琇研究生
輔諮老師:許淑慧老師
109.10.14 霧台國小備課後的教案聚焦與分析
|
面向 |
教學目標 <學什麼> |
教學內容 <教什麼> |
教學環節 <如何教> |
教學活動 <如何學> |
|
1 |
回憶及聆聽他人分享旅遊文章 |
對於既有認識及經驗的描述 |
引起動機:喚醒舊經驗,引導學生與記憶對話,透過發表,分享個人的經驗。 |
從老師的提問中與師生對話分享 (共學) |
|
2 |
快速瀏覽文章後表達出教師提問的摘要 |
快速瀏覽的技巧及做摘要的方法 |
發展活動:文本閱讀,指導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發表自己圳深刻難忘的廠景及畫面 |
個人文本的自學到全班發表的共學 (自學到共學) |
|
3 |
解構文章的元素及比較文本共同點和差異 |
分析及解構文章中不同元素的方法及策略 |
發展活動:利用提問表格引導小組學生互相分享及比較文章中的各項元素,包括地點、場景、作者感受、主旨到寫作特色 |
教師引導小組組員間互相學習到達成共識發表(互學到共學) |
|
4 |
思考及發表個人未來對寫作的想法 |
對於學習到的概念運用及發想 |
綜合活動:提起未來的學習機會,引導學生思考並發表將剛學到的知能運用在未來的寫作上 |
從老師的提問中與師生對話分享(共學) |
#個人的文本閱讀可以經歷的學習有
與自己對話 與文本對話 與作者對話
#課堂上的文本閱讀可以經歷的學習有
與自己對話 與文本對話 與作者對話 與同儕對話 與師生對話
#當天聽到的分享
1.
一堂課裡,多少的閱讀量是多數學生可以承受的。
2.
教學設計時要提出及確定觀課者的觀課重點。
3.
群文閱讀要設定文章間共同的議題,教學設計時要扣住此議題來發揮。
4.
老師少說話,讓學生多看,然後再提問讓學生回答。
5.
學共的觀課重點在學生,學共議課重點是分享學生如何學習,老師上課的優點。
屏東縣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素養導向教案設計單
(國社自版)
|
教學科目 |
國語 |
教學單元 |
旅行的意義 |
|||
|
授課日期 |
109.11.03星期二 |
授課時間 |
第二節課09:30~10:10 |
|||
|
授課教師 |
范夢藍 |
實施班級 |
六年乙班 |
|||
|
觀課教師 |
陳建宏、陳克群、陳曉妍、林續琴、許淑慧、夏可泰、蘇毓琇 |
|||||
|
設計理念 |
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
國-E-C3 藉由閱讀不同類型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5-Ⅲ-6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Ⅲ-7
運用自我提問、推論等策略,推論文本隱含的因果訊息或觀點。 5-Ⅲ-10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重大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
◎句段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文本表述 Bb-Ⅲ-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
||||
|
核心概念 單元目標 |
1.提升閱讀速度,適應真實的閱讀材料。 2.能讀懂文章,掌握文章主要內容及寫作特色。 |
|||||
|
文本分析 情境脈絡 |
一、本次群文閱讀的操作方式是第一節課群文閱讀,第二節時再精讀本冊課文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 二、本次教學的文章主題都與國外旅遊有關,主要是由第八課作家褚士瑩的旅遊經驗,再延伸至其他作家的旅遊作品,藉由這些作家們到不同國家旅行,感受到風土民情和文化差異,產生體悟和啟發,師生討論文章內容,並從中看出不同層次旅遊文學的寫法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以下簡介四篇文本的內容: 1.大小剛好的鞋子(褚士瑩) 2.心情隨筆(宋晶宜) 3.我眼中的東方之最(褚士瑩) 4.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韓良憶) |
|||||
|
學生分析 先備知識學習困難 迷思概念 |
1.
本班學生已熟悉精讀一篇文章的閱讀策略,例如分析課文題目的題眼和主角、分自然段和意義段、在段落中會以句號作為抓取重點的依據、根據上下文推測不懂的文句或詞語…等,但在上學期的學力測驗中,一次就要連續看三篇不同文體的文本,所採取的策略應該也要不同,但已習慣字句精讀加上閱讀速度不夠快,會導致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不完所有文章,更影響答題的正確率。 2. 平時在課堂中,我們會運用一張學習單獨懂課文在課堂中提問和討論,再運用國語習作的題型,本班學生已有提取訊息、推論訊息的基本能力,但詮釋整合和比較評估是學生需要加強的部份,較難對文章有更深層的理解和批判。 |
|||||
|
授課內容 及 討論議題 |
學生學習課題(架構、節次) |
教師學習課題(含學習評量) |
||||
|
★利用前一節課閱讀4篇文章,並完成提問表格(先用鉛筆畫記和寫表格內容)。 一、引起動機(5分鐘) 1.從教師與學生的旅遊經驗,切入旅行話題。每一組請一位學生發表,依照人時地事依序講出旅遊地點?和誰去的?旅遊過程中對哪一件事印象最深刻? 2.回想以前教過關於旅遊的文章,例如:阿里山上看日出、安平古堡校外教學、回到鹿港。分別說出這些文章的地點和寫作重點。阿里山上看日出是寫景(日出和雲海)、安平古堡寫景敘事(歷史古蹟)、回到鹿港寫景抒情(半邊井、九曲巷)。 二、發展活動 «討論提問表格(20分鐘) 1.請學生依照表格,說出旅遊文章的題目/介紹國家/寫作場景/描述事件。教師示範第1篇「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並請學生拿出螢光筆在文本上畫記,其他3篇文章依組別輪流發表。 2.請學生依照表格,說出旅遊文章中作者感受。教師示範第1篇「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並說明整篇文章內容作者的感受可能依情況不同,可以從整體分析也能從部分推測,一定要從文本提出證據推測感受。 3.請學生再次快速瀏覽文章,並在文章中邊讀邊批註(用螢光筆),想一想哪一個場景或畫面,最令自己難忘?
«分析文章寫作技巧(10分鐘) 1.教師揭示這4篇文章的寫作手法是敘事、寫景/抒情,就是先描述旅遊的一段經驗,在抒發自己的感想或是得到的啟發。這樣文章讀起來就不侷限在美景或是經驗,生動的文字會更有畫面,加上感受的文字更能帶給讀者啟發。 2.教師示範「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的敘事、寫景/抒情寫作手法。 三、綜合活動: 1.十二月我們即將前往台中市和平區博屋瑪小學參訪,你會想學習哪一篇文本的寫法?為什麼? 2.教師設定下次的寫作題目是校外教學旅遊筆記,希望學生能仿寫「我眼中的東方之最」架構完成文章。 |
1.引導學生使用閱讀策略。 2.連結學生舊經驗,例如以前上過的旅遊文章。 3.注意學生聆聽態度。 4.適時引導學生討論。 5.引導學生擷取閱讀重點的技巧。 6.學生發表時依照架構並給予提示。 |
|||||
◎座位分配表
白 板
|
O萓 |
|
|
|
O樂 |
|
O奕 |
3 |
|
1 |
O祈 |
|
O玲 |
|
2 |
|
O真 |
|
|
O沁 |
O哲 |
O祈 |
|
«O玲、O樂、O祈是小組長。
«需關注學習的孩子:O奕
群文議題:旅行的意義
|
大小剛好的鞋子 褚士瑩 最近仰光進入雨季,早上,我坐在玻璃窗前,看到路人腳上的拖鞋時,忽然想起多年前,初到緬甸工作發生的一件事。 在緬甸,無論男女,他們的正式服裝是長到腳踝的紗籠,配上紅色呢絨面的牛皮拖鞋。平時,除了在運動場上的選手會特地穿上跑鞋,大多數的人們幾乎都穿夾腳拖。緬甸人穿拖鞋的時間這麼長,應該十分重視鞋子的舒適度,奇怪的是,他們總喜歡買小一號的拖鞋,腳跟都露在拖鞋外面。當時,我暗笑緬甸人很沒有常識,既然要穿鞋,怎麼還讓腳跟著地呢?後來,當地的一個朋友跟我說:「我們緬甸雨季長,要是拖鞋比腳大,每走一步就會濺起地上的雨水,把紗籠的下襬弄得溼答答。」 原來「鞋子比腳大一點比較好」這種想法,在雨季長達半年以上的緬甸地區完全不適用。實際上,在許多東南亞國家朋友的心裡,「鞋子長度不能超過腳」是個理所當然的「常識」,而我卻用自己既有的想法來看待這件事,甚至恣意批判他們的行徑。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放下自己的舊經驗,尊重並學習在地生活的智慧,這個啟發讓我後來在緬甸工作的十年中受用不盡。 後來,我去過世界越多的地方,就越覺得自己的常識不足。通常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如果有人坐在一個位子很久才起身,人們會因為椅座發熱而不會想立刻去坐,然而,有一年我在埃及求學,看到的現象恰恰相反。在埃及的公車上,大家都會去搶別人剛剛坐過的位子,即使旁邊還有其他空位,卻總是乏人問津。原來人的體溫只有攝氏三十七度,但四周的氣溫卻高達攝氏四十五度,有人坐過的位子反而更涼快,這是埃及人都知道,卻是我不知道的「常識」。 現在,每當我在工作或生活中,聽到他人不屑的說:「這種事用腳底想也知道,那是基本常識啊!」我總會為對方捏一把冷汗,因為他所認定的常識,並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當他對別人嗤之以鼻的當下,或許顯現出的正是自己最欠缺常識的一面。 此刻,我的眼睛朝著自己的腳望去,對著這雙只看得到腳背的緬甸拖鞋說:「嗯,這雙鞋子大小剛好啊!」我起身走進雨中的仰光。 |
|
心情隨筆
宋晶宜 1販賣快樂 在舊金山繁華的一條市區小路,兩邊各式咖啡店和餐廳,吸引無數觀光客。我常去那兒逛逛,尤其有外來的朋友,我們會隨興點一客速食,就著陽光,享受奇異恩典般的愜意時光。 那條街,有一間小小的糖果店,狹長的店面,卻有一個挑高的屋頂。店主是位妙齡女郎,總是閃著她潔白的牙齒,笑對老老小小的客人。 那兒的糖果,色彩繽紛,十分誘人,如果顧客舉棋不定,店主就會笑吟吟的問上一句:「要不要先試吃一粒?」客人多半驚喜點頭:「唷!可以試兩種嗎?」「當然,三種也沒問題!」賓主皆歡時,她還會貼心提示,黑色巧克力適合老人,那會黏牙的方塊軟糖,是蔓越莓味道,可以送朋友,別家沒有這種新口味。 當聽說我們是開了一小時的車程前來,她開心的對我說:「我可以為你免費包裝。」然後用熟練的巧手選了一條我喜愛的黃色絲帶,把一盒蔓越莓軟糖妝扮上蝴蝶結,美上加美。 這家店每每讓我覺得輕鬆喜悅,不知是因為那糖果,還是因為那美麗的店主。 「唷!這弟弟要買一盒糖送祖母,太好了!我加送一包棉花糖!」 我望著那高屋頂,滿是彩球,再聽到店主歡樂的接待下一位活蹦亂跳的小客人,那一臉淘氣的小朋友,正用他發亮的眼睛,掃射透明的糖果罐。 我想起遙遠的童年,也總是愛在糖果店裡流連,就像所有的小孩一樣,希望長大以後可以開一家糖果店,真的愛吃糖嗎?倒也不盡然,販賣糖果,就像販賣快樂一樣,把歡喜處處傳遞。 2多彩的城市 臺北街上的便利商店,真的是一種生活文化。 許多人的生活,都與它緊密相連,自不在話下。 有天下午,忽然下起雨來,我跑進便利商店買了一把雨傘,非常便宜,六十五元一枝。我選了一枝自己喜愛的黃色雨傘,結帳的時候,店員體貼的說:「要我幫你剪掉包裝和吊牌嗎?」 「是的,謝謝,那我就馬上可用了。」 是雨季來臨了吧!隔了幾天,又下雨了,又是沒有帶傘,生活裡總有這樣的莫非定律:帶傘時不下雨,不帶傘時下雨。 於是,我又去便利商店買了一枝白色的傘。就這樣,相同的經驗重複著,到現在為止,我有綠色、藍色、白色、黃色四把同款的便利傘。 臺北的街頭上,很多人打著同款的雨傘,街頭的色彩忽然繽紛起來,對呀!臺北變彩色的了,人們喜歡這樣的輕鬆色彩,便利商店的巧思,販賣了便利,也為人們的生活畫上了美麗。 生活,不就是需要偶爾放輕鬆嗎?男士的西裝不再是死氣沉沉的黑與灰,女士的鞋子不再是黑或白。如果有一天,我們街頭的大樓,也都變得招牌精緻、外牆整潔,那就更好了。 |
|
我眼中的東方之最 褚士瑩 如果你問我亞洲哪些地方最有特色?我的答案可能跟一般人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我心目中最美麗的夜景,是半夜十二點的曼德勒山。緬甸的曼德勒山是個古老的城市,自古便是聞名的佛教勝地,為了表示敬意,只要是寺廟的土地上都不能穿鞋,所以從山下就要光著腳拾階而上。緩緩走著蜿蜒的階梯,約一個小時可以到山頂,山下四周點綴著無數的白玉塔,在月光中反射出不像人間看得到的溫潤潔白,在街市之中星羅棋布,若不登高,還真看不到。 夜半往山下望,四周只有蟲鳴及偶爾的狗叫聲,無盡的森林在月色照耀下格外動人,彷彿進入了休止的時刻,無始也無終。 我心目中最有型的國旗,是尼泊爾國旗。這面國旗由上小下大、上下相疊的兩個三角形組成,兩個旗角表示喜馬拉雅山脈的兩個山峰。旗面為紅色,旗邊為藍色;紅色是國花紅杜鵑,藍色則代表和平。上面的白色彎月和星星圖案,代表皇室;下面的白色太陽圖案來自拉納家族的標誌。太陽和月亮圖案也代表尼泊爾人民希望國家像日月一樣長存。 這面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角形國旗,需要時間慢慢的繪製,似乎告訴尼泊爾孩子慢慢來,要仔細認識這個宇宙,享受每一個細節。 我心目中最有骨氣的政府,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不丹。不丹重視文化產業,而不是工商業發展,政府規定觀光客必須跟著旅行團,而且事先要付出昂貴的團費,才會發給簽證;行程由當地旅行社安排,擅自脫隊的人會被拘留。這些規定都是為了保護不丹良好的治安、古老文化,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賺取的觀光費用也都投入文化的保存。 不丹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人民的欲望不多,物質生活單純,過著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
臺灣的人情味、泰國的路邊攤料理、印度德里的伊斯蘭教古墳……許多「東方之最」在我心中構成一幅幅的美麗景象。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體驗,有一天,你也能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最愛清單。 |
|
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 韓良憶 一早不到八點,同行的朋友猶在沉睡,我已經到達離旅館並不遠的菜市場。我們今天就要搭機回臺北了,這是我最後一次來那霸市的牧志公設市場遛達。 在短短三天的沖繩假期中,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逛逛市場,並不是想買什麼,常常就只是東張西望,端詳繫著橡皮圍裙的魚販,把好多種看來陌生的魚蝦鮮貝,按照顧客的囑咐,俐落的處理好。等逛到有點累了,醬菜攤旁,有個賣咖啡的小攤,我可以坐在倚牆而擺的長椅上,喝一杯味道普普通通卻熱氣騰騰的咖啡,閒看醬菜小販不時殷勤勸說過往的客人,嘗一嘗他家的貨色。 不光是離臺灣很近的沖繩,我每到異鄉,抵達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當地人打聽市場在何處。我喜歡逛市場,特別是傳統市場。湖光山色、名勝古蹟,固然引人入勝,但是再美的風景、再令人讚嘆的歷史建築,都不能像早晨的市場那樣,給我那麼真實可及、活生生的生活感。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市場,都有形形色色、讓人新奇的蔬果或魚鮮。對我這個好奇又好吃的遊客而言,這可比無所不在、千篇一律的名牌時裝店有意思多了。每一回,我都恨不得能將眼前的林林總總,通通搬回臺北,分贈給親朋好友,好讓未能同行者,用味覺分享我的異國經驗。 市場也是觀察各地風土民情的好地方;在沖繩、東京、京都或日本其他城鎮,市場總是既明亮又乾淨。所有攤位上的貨品都擺得井然有序,連鮮魚都一條條按照種類、大小依序鋪放;地面上絕不會有一丁點的汙水痕跡,空氣中亦無一絲令人不悅的異味。凡此種種,似乎都透露出日本人那種近乎神經質的規矩、小心和謹慎。 義大利人則不然,菜蔬魚鮮未必排得整整齊齊,各式各樣的蔬果多半大剌剌的堆放著,顏色的搭配卻全都顧到。成熟豔紅的番茄,不會擺在紅彤彤的辣椒旁邊,得讓明黃的櫛瓜花或翠綠的青椒和番茄比鄰,方可彼此襯托,相得益彰。不勞旁人解說,遊客當下便能心領神會義大利民族的熱鬧美感。 到了巴黎,不管在哪個市場,往往有那麼 我遊走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市場,置身於採購日常三餐的人群間;有那麼一時片刻,幾乎忘了自己只是過路的旅人,差一點就以為,自己也生活在這異地的城鎮裡。 |
群文閱讀提問表格
讀完文章後,請用簡潔的詞語填入表格內
|
文章題目 |
介紹國家/城市 |
寫作場景 |
描述事件 |
作者感受 |
主旨/作者告訴我們什麼? |
|
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 |
1.日本/沖繩那霸市 2.義大利 3.法國巴黎 |
傳統市場 |
1.日本市場明亮乾淨、擺放整齊 2.義大利市場熱鬧有美感 3.巴黎內心排隊買麵包 |
好奇、滿足 |
作者旅遊世界各地,喜歡去當地的傳統市場觀察人事物,認識各地居民最真實的生活樣貌和民族性。 |
|
大小剛好的鞋子 |
1.緬甸/仰光 2.埃及 |
1.下雨時的大街上 2.公車上 |
1.東南亞國家穿小一號的拖鞋,下雨時才不會濕答答 2.坐公車搶別人剛剛做過的位子 |
驚訝、謙虛 |
到新的國家要放下舊經驗,尊重並學習在地生活的智慧。 |
|
心情隨筆 |
1.美國/舊金山 2.台灣/台北 |
1.糖果店 2.便利商店 |
1.糖果店老闆娘熱情招待客人 2.便利商店賣雨傘,為城市增添色彩 |
輕鬆喜悅 |
1.賣糖果同時也販賣快樂,可以把歡喜處處傳遞。 2.臺北的便利商店販賣雨傘,也讓臺北有了輕鬆的色彩,為生活畫上美麗。 3.具體/抽象的概念 |
|
我眼中的東方之最 |
1.緬甸 2.尼泊爾 3.不丹 |
1.曼德勒山 2.國旗 3.政府 |
1.曼德勒山的夜景最美 2.最有型的國旗 3.最有骨氣的政府 |
愉快/感動/尊敬 |
只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體驗,你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最愛清單。 |
觀課日期:109.11.03
|
觀課 科目 |
國語 |
單元名稱 |
旅行的意義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范夢藍老師 夏可泰老師 |
||||||
|
小組學生座位 |
第 3組 (黑板)
夏可泰老師 |
學生特 質描述 |
需關注學習的孩子:承奕 |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 |
||||||||
|
觀課紀錄 |
*老師及學生說 1.老師提問及示範時,學生都很專注。 2.學生發表時,其他學生稜安靜聆聽同學發言。 3.學生聲量小時,老師有耐心聽完並提醒學生一起聽。 |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1.學生安靜專注的閱讀文本 2..教師引導示範後,學生進行文本閱讀,交師組間巡視並提醒學生聚焦學習重點,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1.小組之間有簡單的討論,然後進行接下來的師生共學。 |
*老師串聯 學習時 1.學生能舉一反三,說出正確的答案。 2.師生共學時,學生反應熱烈,爭著取手發言。 3.學生學習受阻時,老師提示重點,請孩子一起唸讀。 4.發表時,教室外頭有玩樂音干擾,老師2度提醒學生仔細聽。 5.感受部分請學生發表,孩子注意聽,老師確認並請學生找出文本來佐證,學生全是,老師追問學生是否同意。 6.主旨的示範及學習總結很精準,雖然下課,孩子還是有耐心的聽完,唸完來完成學習。 |
|||||||
|
觀課建議 |
發現1:文本內容太多,在有限時間內,無法讓學習者充分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和師生互學討論後得到的理解,與教師原先設計的學習表現也可能有出入。 建議1:可以適度地減少文章,多點時間讓學習聚焦在推論、觀點及文章描寫中的敘事與情感的表述上。 |
||||||||||
|
觀課心得 |
1.授課老師在議課一開始做了說課,很清楚的交代剛剛進行的課程脈絡、教學重點、學生學習的成立及困難處,還有個人印象深刻的教學點,並提出個人的教學省思及可以改進的方式,這樣的說課讓無法進行觀課的老師能大概掌握授課的內容,幫助議課的進行,從中汲取及建構課堂教學的學科知識,非常棒的說課,個人覺得要大大讚賞。 2.這班的學習氣氛、師生互動非常順暢,感覺老師教學輕鬆自在。 3.老師的提問及學生的理解回應都算到位,每個教學時段的學習曲線都是平順上揚的,感受學生的樂學及好學,老師和學生建立很棒的學習默契。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