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上學期_仁愛走讀基地班_觀課教案 試教日期:110年12月29日
領域/科目 |
國語/社會 |
設計者 |
蔡雅如 |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總節數 |
共5節,200分鐘 |
||||
單元名稱 |
一萬五千元的學生證vs走讀屏東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l (國)1-Ⅲ-2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意,表現適切的回應。 l
(國)5-Ⅲ-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l
(國)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l
(社)2b-III-2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 的多樣性。 |
核心 素養 |
l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 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
及互動的目標。 l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 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l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l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 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 豐富的環境與文 化內涵。 |
|||
學習內容 |
l
(國)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l
(國)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l
(國)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l
(社)族群或地區的文化 特 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 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l
生 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l
戶E2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l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l 翰林版社會「唐山過台灣」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一萬五千元的學生證」文本 |
||||||
教學設備/資源 |
|
||||||
學習目標 |
|||||||
1.
能學會課文中生難語詞的意義及用法。 2.
能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及結果。 3.
能體會文中女孩在整個事件中的心情轉折。 4.
能覺察劇本特殊的需求以及創作特色。 5.
能關懷屏東的人文環境變遷。 |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一、請小朋友在家預習,閱讀翰林版「一萬五千元的學生證」一文,並製作心智圖於課堂中分享。引導學生摘取大意: (一)課文中的女孩,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二)女孩採取了那些方法解決問題? (三)故事最後的結果如何? (四)老闆夫妻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二、引導學生課文深究。 (一)課文特色 1.這篇文本的文體是什麼?有幾幕? 2.文本是否圍繞「讓愛飛翔」的主旨。 3.引導學生根據文中內容,體會「有施有捨才是真正 的財富」。 (二)內容討論,閱讀理解提問: 1.故事中,女孩的心情有何轉折?轉折的原因? 2.文中的女學生和當鋪老闆具有什麼個性特質值得我 們「標竿學習」?請提出證據。 3.本課括號內的敘述,可幫助讀者對文本有哪些了解? 請舉例說明。 4.本文以「前後呼應」的方式,讓我們知道當鋪老闆 的善心來自父親的身教,請舉例說明。 5.課文中的女孩最後成功就學的原因是什麼? 6.當鋪老闆認為自己和女孩都是彼此的貴人,理由是 什麼? 7.作者安排了當舖員工怕老闆被騙這段對話,有什麼 用意? |
二節 |
1.學生能獨自歸納心智圖,摘取文本大意。 2.學生能依角色分配,流暢朗讀出文本內容,並適切表現角色心情之轉折。 3.指導學生閱讀本課原文。 4.引導學生完成習作。 |
三、說話及寫作練習。 (一)分組表演本課劇本。 (二)票選最佳演員再次演出。 (三)短語練習:(籌)不出(註冊費) (四)句型練習: 1……原本……但是 2……也許……就能 (五)造句練習:大驚小怪 (六)修辭欣賞:請找出本課4個映襯修辭 四、一件溫馨動人的小故事分享(口說),並完成作文。 影片分享:感動!北一女「全盲女孩」帶動跳。 |
三節 |
1.透過小組演出,角色扮演之間的對話,更能感受本文所要表達的情懷。 2.能以「自身經驗」或「間接耳聞」,分享溫馨小故事。 |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
||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秦嗣林著(民101):29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臺北:麥田出版。 |
||
附錄: 第十五張當票:一萬五千元的學生證(秦嗣林) 我父親秦裕江先生是個以急公好義而聞名的人,只要朋友有難,他一定二話不說幫忙到底。 因此父親於民國八十五年過世後,隔了幾年我便以他的名字成立了大學獎學金,協助認真念書的年輕人完成學業。 此舉除了是希望他熱心助人的善舉能得以延續之外,其實背後還有個鮮為人知的因緣巧合。 民國八十七年某天早上,我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翻看報紙,其中有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寫著:一位雲林的女高中生聯考成績優異,順利考取臺灣大學,卻因為家境清寒,沒錢繳註冊費,只好放棄升學,當地人士紛表惋惜。 當時我把這個消息當作一般的社會新聞看待,並沒有特別放在心上。 一個多月後,一位年輕女孩子低著頭走進店裡,怯生生地問我龍江街該怎麼走? 我看這個女孩子的穿著不似時下年輕人花俏,手上拎著一個褪色的行李袋,八成是北上來找親戚的。我指了指路之後,女孩子點頭道謝轉身離開了當舖。 沒想到沒一會兒功夫她又回來了,靦腆地問:「老闆,請問當舖能當什麼?」我說:「看妳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啊?」 她說:「我沒有值錢的東西,只有一些隨身物品。」我說:「這樣我就愛莫能助了。」女孩子聽完後一臉失望地離開了。 但過了半個小時她又跑回來,並猶豫地問:「老闆,你可不可以借我錢?」我說:「我不能平白無故借妳錢,好歹要有個抵押品寫在當票上。話說回來,妳這麼年輕,怎麼會來當舖借錢呢?」 她說:「其實我今年考上了大學,只是我從小寄養在叔叔家裡,叔叔的手頭不寬裕,籌不出註冊費。原本我已打算放棄升學,可是朋友告訴我臺北有許多家教的機會,如果兼幾個家教,應該能付註冊費。所以我自己上臺北來碰碰運氣,沒想到找了好幾個家教都沒機會,如果再應徵不上,我真的沒辦法念書了。所以才想問問您,是不是能借我一些錢。」 這番話讓我聽了心中一陣感慨,我說:「妳真是一個認真的孩子,前陣子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位雲林的女學生處境跟妳很像,她考上了臺大,但是沒錢繳註冊費……。」 誰知道我才這麼一說,這個女孩子就潸然淚下,哽咽地說:「報紙上說的就是我。」 沒想到竟讓我居然遇上了新聞報導的主角,因為這緣分於是我問她:「註冊費需要多少錢?」 她抽抽噎噎地說要一萬多。我沉吟了一會兒,於是說:「這筆錢我先幫妳出,妳再慢慢還我。不過,妳註冊完之後,要拿學生證給我看。」 語畢我從抽屜拿出一萬五遞給她,女孩子千謝萬謝離開店門。 果然,一個禮拜後,她喜孜孜地拿了臺大商學院的學生證和影本給我,證明已經順利註冊。 而且她不但抽到了學校宿舍,還找到一位住在臺北的親戚,願意供應食宿,基本生活問題已獲得解決。 這個女學生沒辜負得來不易的就學機會,發憤苦讀,並另外利用課餘時間兼職家教賺取生活費,也很快地就分次還清了當初借她的一萬五。 看到她,我免不了想起自己的求學過程,我在高中二年級便離開了學校,只因為沒有機會就讀心目中理想的科系。 可是我從沒想到會由於經濟拮据、想讀而不能讀的一天。過去我父親營建生意一帆 風順時,曾幫助過許多學子繳納學費,如果他遇到這位女同學,肯定也會伸出援手才是。 因此,當女學生拿出學生證給我時,我心裡更是感動萬分。對她而言,我是她的貴人,但是她何嘗不是我的貴人呢? 就因為她的出現才提醒我應該延續父親的古道熱腸,成立獎學金幫助更多有心向學的年輕人。 於是我以父親的名字成立了「秦裕江先生獎助學金」,從剛開始有三個名額到現在已經增額至十個,其中臺灣大學有保障名額,算是感謝那位女同學間接催生了獎學金,而且我也認為有上進心的人應該有更多機會,因為他們將會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 雖然當舖一直給予人不好的印象,甚至「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已經是當舖業的原罪。 但其實這個行業的確幫助了許多人度過了難關,幾乎可以說是舊時社會的ATM。 在這世間上,錦上添花的多,但雪中送炭的卻少,而當舖就是個救急解困的行業。 例如,當年我為了當舖業法立法工作而四處奔走時,獲得某位立法委員大力支持,他說:「以前我念師範學校時,家裡遭逢變故,爸爸按月寄給我的生活費突然沒著落,我窮得沒辦法,只好把爸爸給我的手錶拿去典當。我永遠記得接過當舖老闆給我的兩百元,我才有辦法吃上一頓飯。所以好的當舖真的是救急又救窮,絕非社會大眾所誤解的吸血行業。」 有許多檯面上大企業的老闆,以前生意遭逢難關時,或多或少來過我的店裡調頭寸,被當舖幫忙的人不知凡幾。 我見過了這麼多的珍奇異寶,也經手過成千上億的金錢、也跟許多家財萬貫的人打過交道,但最後才深刻體驗到,有錢的定義不是比存款數字,而是比捐款數目。 一個人有錢可能是因為命好,但是真有錢和假有錢可是天差地遠。真正的富人是不計得失地付出。否則再怎麼有錢,結果都只有一人得利而已。 你我或許擁有的財富比不上許多人,但是偶爾捐點錢不一定需要多有能力,也與收入的多寡無絕對關連,往往是那份心意讓人變得有價值。 一張當票的啟發 世界上很多悲歡離合並不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而是存在於你我身邊,或許你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但其實只要一個起心動念,也許對於他人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 世人多專注於錢財的追逐,但堆積起來的金錢不是富有,有施有捨的才是真正的財富。 |
<觀課回饋>
學習共同體課堂學習歷程暨學習模式觀課<回饋>表 觀課日期:110.12.29
觀課 科目 |
國語/社會 |
單元名稱 |
一萬五千元的學生證 |
授課教師 觀課教師 |
蔡雅如老師 夏可泰老師 |
||||||
小組學生座位 |
<黑板>
(觀課者) |
學生特質描述 |
*填寫姓名後描述個別的特質 9♂:唸讀時幾乎沒有唸,眼睛看著文本跟著唸讀。 4♂:唸讀時,有時跟不上全班速度,剛開始會以手指指著文本來跟上唸讀。 8♂:全場能跟上班上學習,但極少發言及與組員互動。 19♀:能跟上學習,主要與16互動,學習後段沒有融入互學。 16♀:能跟上學習,19常與其互動,全場與其他有互動學習。 |
||||||||
紀錄重點 |
自學 |
互學 |
|||||||||
自省學習 |
文本學習 |
夥伴學習 |
教師串聯引導 學習 |
||||||||
觀課紀錄 |
*老師說 一、靜心背詩時,8一開始還再操作智慧手錶,9拿噴霧劑,被19收到後方的櫃台上後,小組5位都開始安靜跟著全班一起背誦。 三位男生有些不會背,但能持續跟著班級背誦下去。 二、師提上回上課的內容,兩位女學生立刻拿出習作,三位男同學慢慢地拿出習作。 三、師提問題,2女看習作後認真思考,然後9、16及4有舉手要發言,8是邊聽邊補充習作上的內容。 三、全班唸完補充的文本後,老師歸納問文本的重點時,9轉頭全身面對老師仔細地聽,其他4位身子沒變並仔細聽老師說。 四、老師提問多了角色的設計目的為何,9、16有舉手想回答。 |
*閱讀文本或影片時 一、全班共唸補充文本時,9多數時間沒唸但有跟著唸的進度看;4剛開始時以手指著文字跟著唸,之後有時沒唸有時跟著唸;其他3位都能跟上班級唸讀的速度。基本上5位都很專注努力的跟著班級速度唸讀補充文本。 二、最後的影片,5位都很認真觀看,就算下課也不覺現場有不安躁動的情緒。 |
*寫學習單或討論時 一、上台進行劇本演出時,4號及9號是其中的演員。 二、4及9很認真的演出所擔任的角色,該組的三位學生很認真的看台上的戲劇。19看戲劇會隨著劇情的內容出現臉色的變化,時而專注,時而微笑,時而用手摀住開心的笑容(沒有戴口罩),遇到有趣的地方會轉頭與16小聲對話,分享內容。16及8號兩者是全場專注地眼神往前欣賞台上的演出,兩人之間無互動。 三、演完後,4及9號都開心微笑有規矩的下台走回各自的位置上。 四、小組要寫老師設計的問題時,4、9、8、16有進行簡短的對話。討論後4、9馬上寫出自己的答案,8號有提筆要寫但最終沒寫出來。要發表時,16站起來與4簡短的對話後,9號身體轉向老師面向前舉手回答。 五、老師陸續請其他小組或學生回答時,這組成員好像沒有仔細聽。 |
*老師串聯學習時 *自學時,老師讓全班學生背誦詩及唸讀補充文本,隨著學生平常的學習速度讓學生完成學習。 *互學時,老師讓學生發展互學的關係,這組是平和穩定的關係,對話及討論多發生在4、9及19、16的身上,8比較少進入小組間討論。 *共學時,老師提問學生回答,一開始老師沒有追問下去﹐提問到最後,老師追問,並且進行了簡短的串聯,讓課堂的對話產生共鳴。 *課末重點歸納時,老師的提問串聯讓學生慢慢有提出各自的理解及想法之間的共鳴。 *最後的影片播放後,沒時間串聯學生的學習,班上有學生想要發表,雖然已經下課。 |
|||||||
觀課發現、建議及 |
1.
發現及建議 2. 1.課程內容安排較多,加上有平常的靜心活動進行,所以壓縮原本設計要上的內容。 3. 2.補充的文本內容多,學生一起唸讀的速度快,這組有兩位學生似乎跟不上唸讀速度,不過都各自發展出自己的學習樣態來跟上及完成學習。 4. 3.為了要將設計的內容上完,以致課堂中比較缺少孩子對話溝通的時間。 5. 4.小組討論後,馬上進行全班共學,如果能有討論後的組間發表學習,藉此讓學生有時間去聆聽別組的想法,老師再從中串聯想法之間的異同,可激盪及呈現多樣的學習理解。
6. 5.共學時,老師提問,學生個別的回答後,有些是簡易的詞語簡答,有些是比較完整的說出個人的理解,這時正是老師串聯課堂學習交響的好機會,可惜時間有限,這部份沒能好好發揮。 7. 6.這組的學習模式是平和尊重的關係,從觀課中,可以看出16及19兩位女學生是16主動與19分享學習心情的關係,19會主動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學對話的關係,4及9兩位男學生習慣性的相互交換學習意見,4號偶爾也會與女學生進行對話分享。8號男學生多數時間處於個人的自學,直到最後一題的提問,他主動站起來與全組討論,這點很有趣。 8. 9.
思考 10. 1.小組互學的設計,主要是讓小組成員互相學習彼此間的想法,然後統整一個想法來向全班發表,這期間的討論經歷的想法交流、思辨及折衷的過程,孩子從中學習這些過程中發展出的聆聽、溝通、同理及對話等能力,也同時發展人際關係及解決問題等能力,所以素養導向的教學中,孩子互學的面向是重點之一。 這堂課有設計讓孩子互學的時間,可惜設計的時間不常,如果能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互學,並將互學後的成果發表,再經過老師帶領學生共學的過程,經歷這樣有系統且完整的互學到共學的歷程,不斷的累積這樣互學的經驗,相信孩子在素養的學習上,能更完整,更完備。
2.這次的觀課,發現老師在聽完學生簡短的語詞式回答後,有進行簡短的追問,也有讓學生完整地說出個人的學習理解,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要能這麼做其實不容易,能耐心的讓孩子以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理解,那是多美好的風景啊,可惜課程時間太短,不燃這樣發展下去一定能串起課堂美麗的交響樂! 觀這堂課之前,我才因觀另一堂內容多且順暢扎實的課堂但卻少了課堂交響的部分而深刻的反思。不過這部分應該是教學現場許多老師都會發生的現象,可能因為課堂進度的壓力,或是多年來的教學習性,我們缺乏耐性去等待孩子好好的思考後說出自己的理解,這跟長年來台灣的教育制度不無關係,我們習慣被要求短時間說出快狠準的學習內容,以為這樣就學會了,我們忽略了學習的本質,在多樣化的學習樣貌下,每個人對事情的理解是不同的,教育現場中的老師要如何引導出學生演繹出個人的理解,並包容其理解的方式及內容,這需要更有耐心更有決心的去等待孩子,帶領孩子來發展。 所以建議課堂內容的設計不要多,在設計前要分析孩子的先備能力,再來確認教學中讓孩子學習發展的活動系統,孩子經過多次的練習後,一定能朝著學習共同體中提到的自學、互學、追求挑戰的目標邁進,而其中老師的角色就是陪伴、等待、引導及串聯學生們的學習,讓學生如同交響樂般的樂團,有默契地演奏出美麗的交響風景。
3.學生懂得舉手發言,但部分時間發生沒有聆聽別組學生發言的內容,該組學生也有這樣的狀況。佐藤學教授提到的學習成立的要件之一是「聆聽」,聆聽確實是課堂進行中,深刻影響學習的品質,在追求同時的品質與平等的目標下,培養聆聽的習慣特別的重要。課堂中不是只聽到自己的理解,打開耳朵聽別人的理解才能幫助個人到整體進入更廣,更深層的意義學習,進而往文化及社會的關係來反思與實踐學習的成果。至於要如何培養聆聽的習慣,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U型理論中所介紹的注意力培養。 |
||||||||||
觀課心得 |
1. 首先感謝雅如老師給我學習成長的機會,也感謝仁愛走讀基地班的成員給我機會陪伴大家學習成長,讓學共的風景能在貴校的班級實踐。雅如主任服務的學校是屏東的大學校,班級人數多,她在百忙之中還要挪出時間擔任這學期授課的角色,真是辛苦了。以下呈現從備課到觀議課的個人學習心得。 2. 1.因為授課者這學期忙,所以備課的時間只有一次,不過這讓我們知道授課者想要進行的課堂樣貌,再經由基地班成員的提問及建議之下,我們聚焦且有效率地完成了備課,接著就放心地交給教學經驗豐富的雅如主任了。 3. 2.備課後的當天晚上,個人再度看了授課者設計的教案後,還是擔心明天的授課時間會不夠,我感知這是擔任輔諮工作6年的我已經建立的備課習慣,抱持的理念就是大家是支持成長的教學夥伴,共同承擔授課的結果,所以完善的備課是需要的。不過木已成舟,我把明天要準備的事情擱著,包括觀課座位的分配,錄影機的擺設、紀錄的硬板,事後的議課時間及空間等,我當下以U型理論提到的「懸掛」概念,將這樣的事實徹底的放下。我這樣算是另類的成長嗎?哈。 4. 3.當天的觀課,授課者態度不溫不火、從容自在的照著個人設計的脈絡帶領著學生學習,過程是順暢的,可見授課者豐富的教學經驗及功力,能輕易掌握課堂的重點並順暢的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從一開始的靜心背誦詩詞活動到全班一致專注的共同唸讀文本就看出雅如老師有效的班級經營;從學生的標竿學習演出戲劇到老師提問學生到位的思考回應學習的理解就知道雅如老師平時對學生學習設計的投入,尤其最後的影片內容讓學生沈浸到該課堂的學習重點中,就算早已下課也要舉手發表想法,這種讓學生能安定不浮躁,讓學生欲罷不能還想要學習的風景,讓觀課的我感到快樂,值得讚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