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0.13 生態學共社群 車城國中基地班
備課地點:屏東縣枋寮鄉六吋盤早午餐
備課內容:綜合活動
出席教師:許佳莉老師、胡詩怡老師、蔡瑋芳老師、吳季玲老師、黃詒紹教授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今天的地點是詩怡選的,在枋寮火車站前的六吋盤早午餐店。佳莉、瑋芳和可泰搭著7點37分從屏東往花蓮的自強號,很舒服的星期日,第一次來枋寮備課。(應該要拍枋寮火車站及六吋盤店的外觀照啊!)
不久季玲和黃教授也來到這間玻璃封閉式的餐店,我們一起點了餐之後,很快的進入備課的主題。很有趣,這次的開場不像以往,總是先閒話家常,尤其是論及職場上的內容。
季玲問了國語科螃蟹過馬路一課的陸蟹名稱由來,夥伴們各自給了想法及建議,可泰在旁聽得津津有味。
詩怡做好了充分準備,這次設計的課程她早已經在教授了,也規劃成僑勇國小戶外教學的一部分,而這堂課的設計是放在課程的最後一堂。詩怡解釋了無痕山林的概念是直接帶學生參加墾丁國家森林公園的活動後,再進行此概念的學習。
教學的流程是先進行戶外教育的經驗分享,再閱讀無痕山林文章從中摘取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接著是連結這次戶外教育的體驗與無痕山林準則中的行為比較,最後進行山林之約,為自己的行為做出友善環境的承諾。
瑋芳建議是否先將無痕山林的概念在戶外活動進行前先讓學生學習,
佳莉建議可以提供一些高山湖泊的美照引以學生思考美麗山林背後的問題,
瑋芳又建議設計"衝擊"的學習,此時大家提供有"海龜吸管"、"淨山"等圖影來刺激學生的學習。(這讓我想起教學的情境設計,起承轉合,這部份要放在"轉"吧!)
此時佳莉分享了班上學生特殊行為的感受(是哪些行為呢!天吶!我沒印象了,老了,悲劇),不過感謝佳莉會後的補充,在此增補一下
<教學現場發現,經常製造一堆垃圾在地上的學生,對於撿拾籃球場的煙蒂、飲料杯,總說:哪個沒公德心的.....。當需要撿拾的時候就很能體會亂丟垃圾的不當。只是容易檢討自己,卻不會檢討自己>
然後大家認為要針對垃圾問題進行討論(解決當天去戶外教育時所遇到的問題)
黃教授建議調整教學的情緒設計,他認為這堂教學的情緒是快樂到嚴肅到嚴肅,可以思考承快樂到嚴肅到快樂,類似的樣的情緒波動。而大家認為最後的山林之約可以調整成快樂的教學氣氛。
可泰建議第一部分的學習可以依學生的發表情況決定是否更聚焦於山林活動的分享或者是不用各別將定向越野的項目獨立出來分享。另外山林之約的內容可以依據現實情況適度調整,或是跟學生一起討論來微調。
黃教授也認為,山林之約可以更白話的方式讓學生能更輕鬆的理解。大家提供額外做PPT,以圖代文等方式來達到目的。
這次的討論很精簡的結束了,不到2個小時吧!好有效率,應該是這個基地班有史以來最精簡的一次。我和佳莉、瑋芳不急不徐地走回枋寮火車站,搭上10點33分的自強號,往屏東回程。
約了11月1日(五)第四節觀課,大家到時再見。
感謝大家給與大家學習成長的機會。
夥伴提供備課資源
https://m.youtube.com/watch?v=X-e32AhzuWI
http://sugarmoon3.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47.html
http://sugarmoon3.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53.html
淨山活動影片,要加入公視+7才能觀看。加入後找臺灣特有種ep3,後半部是微人物。
佳莉的備課紀錄
輔諮老師:夏可泰老師
今天的地點是詩怡選的,在枋寮火車站前的六吋盤早午餐店。佳莉、瑋芳和可泰搭著7點37分從屏東往花蓮的自強號,很舒服的星期日,第一次來枋寮備課。(應該要拍枋寮火車站及六吋盤店的外觀照啊!)
不久季玲和黃教授也來到這間玻璃封閉式的餐店,我們一起點了餐之後,很快的進入備課的主題。很有趣,這次的開場不像以往,總是先閒話家常,尤其是論及職場上的內容。
季玲問了國語科螃蟹過馬路一課的陸蟹名稱由來,夥伴們各自給了想法及建議,可泰在旁聽得津津有味。
詩怡做好了充分準備,這次設計的課程她早已經在教授了,也規劃成僑勇國小戶外教學的一部分,而這堂課的設計是放在課程的最後一堂。詩怡解釋了無痕山林的概念是直接帶學生參加墾丁國家森林公園的活動後,再進行此概念的學習。
教學的流程是先進行戶外教育的經驗分享,再閱讀無痕山林文章從中摘取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接著是連結這次戶外教育的體驗與無痕山林準則中的行為比較,最後進行山林之約,為自己的行為做出友善環境的承諾。
瑋芳建議是否先將無痕山林的概念在戶外活動進行前先讓學生學習,
佳莉建議可以提供一些高山湖泊的美照引以學生思考美麗山林背後的問題,
瑋芳又建議設計"衝擊"的學習,此時大家提供有"海龜吸管"、"淨山"等圖影來刺激學生的學習。(這讓我想起教學的情境設計,起承轉合,這部份要放在"轉"吧!)
此時佳莉分享了班上學生特殊行為的感受(是哪些行為呢!天吶!我沒印象了,老了,悲劇),不過感謝佳莉會後的補充,在此增補一下
<教學現場發現,經常製造一堆垃圾在地上的學生,對於撿拾籃球場的煙蒂、飲料杯,總說:哪個沒公德心的.....。當需要撿拾的時候就很能體會亂丟垃圾的不當。只是容易檢討自己,卻不會檢討自己>
然後大家認為要針對垃圾問題進行討論(解決當天去戶外教育時所遇到的問題)
黃教授建議調整教學的情緒設計,他認為這堂教學的情緒是快樂到嚴肅到嚴肅,可以思考承快樂到嚴肅到快樂,類似的樣的情緒波動。而大家認為最後的山林之約可以調整成快樂的教學氣氛。
可泰建議第一部分的學習可以依學生的發表情況決定是否更聚焦於山林活動的分享或者是不用各別將定向越野的項目獨立出來分享。另外山林之約的內容可以依據現實情況適度調整,或是跟學生一起討論來微調。
黃教授也認為,山林之約可以更白話的方式讓學生能更輕鬆的理解。大家提供額外做PPT,以圖代文等方式來達到目的。
這次的討論很精簡的結束了,不到2個小時吧!好有效率,應該是這個基地班有史以來最精簡的一次。我和佳莉、瑋芳不急不徐地走回枋寮火車站,搭上10點33分的自強號,往屏東回程。
約了11月1日(五)第四節觀課,大家到時再見。
感謝大家給與大家學習成長的機會。
夥伴提供備課資源
https://m.youtube.com/watch?v=X-e32AhzuWI
http://sugarmoon3.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47.html
http://sugarmoon3.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53.html
淨山活動影片,要加入公視+7才能觀看。加入後找臺灣特有種ep3,後半部是微人物。
佳莉的備課紀錄
在連假的最後一天前往枋寮與夥伴一起備課,由於這堂課已是第二次共備,課程的大方向已定,教學流程只做些微調整。此次主要是針對無痕山林守則的細部討論。
補充文本對於七大守則的敘述,在文句上學生不易閱讀理解,是否加以簡單化或舉例說明。例如:「在結實的地表健行或露營」加以舉例;不做出干擾野生動物的行為,像是大聲喧嘩或餵食。
文本閱讀之後,讓學生自省、檢視做到哪些?或是以後可以做到哪些?季玲老師也建議課堂最後以帶領全班宣誓作結。
無痕山林七大守則在之前的行前說明時即向讓學生說明,成為學生先備知識,有助於體驗後的學習。
文本之外,加入其他圖片或PPT,讓學生有更鮮明的感受,更能深化遵循無痕山林守則的意念。
前面的定向越野活動與無痕山林守則是相衝突的。詩怡老師另外也提出為減少人為干擾,一人一信給相關主管機關的構想。
此次除了共備這次的觀課之外,也做了其他教學及行政上的交流。像是國語的課文:護送螃蟹過馬路,學生可能會問為什麼叫仿相手蟹?我們查了一會兒,多認識了相手蟹、擬相手蟹…,至於問題的答案,還是得要再去請教專家。
共備完,帶著充實愉快的心情搭車回程,謝謝夥伴們,尤其季玲老師還帶了教授先生參與我們的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